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月薪2万也打不起羽毛球” 希望能打醒商家

 2024/07/10/ 08:51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丁慎毅

  □ 丁慎毅

  近日,“羽毛球价格大涨”的相关话题冲上热搜。不少羽毛球爱好者吐槽:“羽毛球已经成为‘贵族运动’”“现在基本已经买不到100元以下的球了”“羽毛球已经成为新型‘理财产品’”“买球买出了炒股的感觉”“哪怕月薪2万元,也打不起羽毛球了”……(7月8日《齐鲁晚报》)

  “打得钱包疼,心也疼”。多名羽毛球爱好者表示,前两年50元左右一筒(12颗)的“口粮球”现在普遍要在80元以上。“一颗球也就支撑1个小时,再往后毛就掉多了,满场乱飞没法打”。据报道,近半年,羽毛球涨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部分羽毛球价格涨幅甚至接近50%。

  有业内人士认为,羽毛球的涨价与羽毛球运动的火热有关;羽毛球厂商表示,调价原因为“生产材料的价格飞涨”;翎毛商表示,近几年鸭鹅出栏率降低。也就是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供不应求的羽毛球只能用涨价来平衡市场。

  作为市场规律,自然可以理解。但是,作为商家的供给思路,则需要加以开拓。

  除了运动员必须使用鸭、鹅刀翎制作的羽毛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打球的主要目的还是健身的乐趣。这就有必要用更加便宜可持续的工业制品来替代鸭、鹅的刀翎。事实上,世界羽联并没有规定比赛中的羽毛球一定要用天然材料,只是离开了真羽毛,目前羽毛球技术的研发制造能力,还造不出专业运动员需要的羽毛球。一些厂家生产的人工合成羽毛球,并没在国际赛场得到广泛使用,原因还是有不少球员认为人工合成羽毛球的感受不如传统羽毛球。

  虽然目前的人工合成羽毛球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质量,但目前已经有几个知名品牌的新材料羽毛球,运用在各类低级别赛事中,并获得好评。

  当前,‌年轻群体不再盲目追求消费主义的物质表达,‌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的真实情感和需求。“平替”的流行正是这种趋势的具体表征,‌这种“价格不贵,‌更懂我口味”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这也提醒各市场主体,要时刻看到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新需求,为消费者追求的性价比去开发平替品。

  ‌这也是对制造业提出的要求,即通过技术牵引、产业联动、链条延伸等途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形成新业态新模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