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小过重罚”可以休矣!

 2024/07/10/ 08:48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张国栋

  □ 张国栋

  在日前举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表示,行政机关对一些小摊小贩、小微企业的行政处罚违反“过罚相当”原则,处以高额罚款,既不符合法律精神,不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也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甚至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生产生活,不利于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建立对法治的信赖,检察机关应当依法开展法律监督。(7月9日中国新闻网)

  这一表态值得关注。近年来,行政执法领域“小过重罚”不时引发舆论关注,司法层面对此也曾有过专门回应和纠正。而在当前多措并举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背景下,最高检高度重视对小摊小贩、小微企业“小过重罚”问题,强调在行政处罚中应遵循的法律原则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无疑极具针对性,旨在保护小摊小贩和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法治社会建设,助力国计民生。

  监管部门借助行政处罚维护市场秩序,无可厚非。但执法不是单纯“执罚”,不能只强调处罚力度,而不讲究执法温度。毕竟,行政处罚法的总基调,是“处罚与教育相结合”,除了刚性惩戒,还有很多“柔性执法”手段可用。从法理逻辑上说,行政处罚理应是有梯度的,递进性的。对于轻微违法、初次违法的市场主体,应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换言之,“小过重罚”,罚出的不是法治尊严,而是权力豪横,既无法让被罚者口服心服,也无法赢得公众认同。从地方法院屡屡裁定一些案件“处罚畸重”,不准予强制执行,到此番最高检明确表态,都是对片面式、过激化等执法逻辑的纠偏和叫停。

  值得警惕的是,“小过重罚”的背后,多有“创收”的影子。尤其在一些特定场景下,以罚代管几乎成为常态,所谓从严执法也被简单扭曲成“从重罚款”。这不仅违背了立法本意,更扰乱了营商环境,破坏性不可小觑。本是维护市场秩序之举,最终却搞成了“破坏秩序”。

  小摊小贩作为小微经济体,是我国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市场主体和社会元素之一,其背后关联着“微就业”的大民生。与其他市场主体相比,小摊小贩们更加脆弱,也更经不起不当执法带来的风险。市场监管部门在维护好市场秩序的同时,也要为小微主体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相关指导意见,首次对行政法规、规章中的罚款设定与实施作出全面系统规范,明确大错大罚、小错小罚。

  治理“小过重罚”,除了强化监督,关键在于精准执法,罚得宽严相济、让人服气。要知道,审慎执法、柔性执法,同样是“秉公执法”的重要一环,是“高水平执法”的标志,也是对执法者的必然要求。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