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海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美消费下沉趋势明显。记者在多个区县及乡镇调研发现,基层群众在接触医美项目时,遭遇了“黑医美”的花式套路,由于城市对医美行业的监管加强,一些“黑医美”在大城市难以生存,顺势加速向县区、乡镇渗透,危及群众健康安全,亟待整治。(7月4日澎湃新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城市人也好,农村人也罢,都有追求美的权利。有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大关,这里面少不了农村居民的贡献。然而,记者在基层调研发现,部分农村地区正遭遇“黑医美”的渗透和侵袭,农村居民健康权益面临侵害,亟须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所谓“黑医美”,是指不具有从业资质的从业者,在非正规医美机构、用不合规的医美产品为消费者服务。根据专家调研显示,平均每年“黑医美”致伤致死人数约10万人,且多数消费者投诉、报案无门,陷入维权难。对此,国家有关部门曾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拳打击。
在各地有关部门采取整治行动后,曾经活跃于城市的“黑医美”受到遏制。随后“黑医美”转战治理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譬如,成都执法人员发现隐藏在美容店内的“黑医美”存在很多违规操作;有居民在一家“工作室”做祛斑美白项目后产生严重副作用……这表明“黑医美”已“祸及乡村”。
由于城市人口密集,执法力量相对集中。而部分区县及乡镇地广人稀,监管力量薄弱,很难触及“最后一公里”。加之部分农村居民对于“黑医美”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健康常识和防范意识不够,就容易被“黑医美”花样翻新的招数所忽悠。“黑医美”如果“今天打一针明天就跑路”,隐患不少。
对此,只有普法触角与监管力量“双下沉”,才有望将“黑医美”驱离乡镇地区。所谓普法,是指面向农村地区居民特别是妇女人群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和医美常识,使大家都能准确识别“黑医美”,远离“黑医美”,乃至举报“黑医美”;一旦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也懂得收集证据、依法维权了。
由于农村地区情况特殊,更需要监管力量下沉。虽说如今乡镇已经普遍设有卫生监督所,但由于配备的执法人员有限,有的专业执法素养和履职责任意识不高,并不能给“黑医美”形成有效震慑和打击。所以,各地亟须让执法力量下沉乡镇,通过鼓励群众举报和暗访调查,全力围堵“黑医美”。
在围堵“黑医美”的同时,还应该提供正规医美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美需求,比如既可组织医美专家、医生下沉农村地区,为居民提供医美咨询和诊断服务,对医美需求者推荐正规医美机构,也可以组织“医美车”开进农村地区,为居民提供简单直接的医美服务,将起到“良币驱逐劣币”。
进而言之,面对“黑医美”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地区,已开始“上山下乡”威胁农村居民健康权益,相关普法、整治力量、正规医美服务都需要快速下沉。这既能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环境,也能有效遏制“黑医美”活动空间,还能满足农村居民对容貌美、体型美的追求。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7月06日【丝路话语】寓教于乐的“研学游”才能更好“热下去”
- 2024年07月06日【丝路话语·聚焦第三十届兰洽会】塑造兰洽会品牌 共创丝路新辉煌
- 2024年07月01日【丝路话语】青年投身银发经济是双赢
- 2024年07月02日【丝路话语】守护“有生命的文物”留住历史与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