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合力“填平”大学生求职路上的陷阱

 2024/04/12/ 10:44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潘铎印

  □ 潘铎印

  当前,正值求职就业黄金期,一些不法分子借机挖“坑”设陷,“付费内推”“有偿就业”“实习生套娃”等乱象时有发生。近日,教育部发布求职指南,避免高校毕业生落入招聘陷阱。(4月10日法治网)

  近年来,招聘市场上的诈骗行为坑害高校毕业生,让不少高校毕业生“未工作先破财”。如“付费内推”,某些机构向求职者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就业岗位,但须缴纳相关服务费用;“实习生套娃”,某些用人单位的员工或非正式员工,以单位名义招聘实习生,借此分派自身工作任务骗取免费劳动,或进行有偿实习;“虚假招聘”,用人单位或非法中介机构进行虚假宣传,向求职者收取高额中介费,却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等。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涉世未深,人际关系和社会阅历不成熟,很容易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掉入求职陷阱。

  就业是民生之本,维护好、保障好高校毕业生和求职者基本权益是招聘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坚实基础。当前,正值求职就业黄金期,五六月份就是高校学生毕业季,部分去向未定的毕业生可能有一定心理压力,此时如果“病急乱求医”就会落入求职陷阱。不法分子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和社会经验不足等特征,也屡屡得逞。由此,教育部发布预警提醒及时且非常必要。

  教育部的统计显示,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同比增加21万,就业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借机挖坑设陷,使得招聘乱象频发,损害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益。“付费内推”“实习生套娃”“虚假招聘”“非法传销”的求职陷阱,既需要提醒更需要“填平”,清除求职障碍,排除求职干扰,为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营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合力“填平”大学生求职路上的陷阱。公安、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教育和劳动仲裁部门等应强化协作,加大对毕业生求职季相关招聘主体、招聘信息、招聘行为的监督力度,严加防范并加大打击力度,对违法行为及时处置,对违法者加大惩罚力度,让不法分子付出代价,涉及犯罪的要及早侦破,依照法律规定严惩职场诈骗犯罪行为,对部分诈骗行为以“诈骗罪”或“合同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形成对相关违法行为的有力震慑。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学生求职风险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反诈骗能力,为毕业生提供精准化的服务指导,为他们平稳步入职场保驾护航。各平台要加强对招聘单位的资质认证和信息发布人员实名认证,规范信息发布流程,建立招聘企业红黑榜制度,确保发布的信息真实、合法、有效。

  防范求职陷阱,高校毕业生应使用正规求职渠道,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聘平台、高校就业网站等官方网站,或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招聘活动获取求职信息,通过用人单位官方网站或拨打官方电话核实招聘信息,多种途径了解用人单位背景。要时刻保护个人信息,如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第一时间保留证据,及时向人力资源部门举报或报警,坚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