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荣
据了解,许多青少年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容貌焦虑”。有调查显示,如今每到寒暑假、毕业季,都会出现学生扎堆整容的现象,“00后”已成为医美消费的主力军。近日,记者尝试在多个社交、短视频App上搜索发现,“暑假整容”“暑假变美”“暑假变瘦”等,都是近一个月的热门话题。(8月11日《法治日报》)
2021年2月,某媒体面向全国2063名在校大学生关于“相貌”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的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这直接导致了假期成为青少年的“整容季”。消除或降低过度的“容貌焦虑”,就要切断其背后的“推手”。
医学界一再强调,青少年在身体发育没有完成,以及审美没有成熟稳定之前,最好不要接受整容手术。然而,在“容貌焦虑”的驱使下,“整容热”一直没有降温的迹象。存在“容貌焦虑”固然有自身的原因,但也与背后的“推手”刻意制造有关。
“容貌焦虑”背后的“推手”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医美广告铺天盖地。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11月曾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等广告乱象背后的九类情形,即便如此,一些医美机构仍在打擦边球,以“面部美学”的名义讨论美,看起来是在做科普,实则制造“容貌焦虑”并借机牟利,另外,互联网上关于小鹿眼、嘟嘟唇、A4腰等的宣传,都在潜移默化地营造“容貌焦虑”,一些医美机构甚至喊出了“毕业季、整容季”的口号。其二,医美机构利用话术刺激消费。一些医美机构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作不当关联,以“用半年工资改变自己,漂亮了每一分钟都是运气”等推文,在年轻人中实现“整形种草”。
切断“容貌焦虑”背后的“推手”,一方面要管好医美广告,对于虚假、打擦边球的医美广告要严厉整治;另一方面规范医美机构,对存心制造“容貌焦虑”的机构要在行政和经济方面给予相应处罚,使其不敢再犯。当然,重点要建立完善的行业监管体系,无论是行业标准、从业资格、违规惩处,还是广告宣传等,都要有相应的规范和指导。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内在的品质要远胜于漂亮的皮囊。没必要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焦虑,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重视内在美。事实上,在强大的能力和人格魅力面前,外貌不值一提。更重要的是,美是没有标准的,职能部门要尽全力切断“容貌焦虑”背后的“推手”,营造积极、进步、科学、正能量的舆情环境,让青少年具有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格,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8月12日【丝路话语】遏制“天价”月饼,“堵漏”是种考验
- 2022年08月11日【丝路话语】当“糖水爷爷”真挚的善意遭恶意的揣测
- 2022年08月11日【丝路话语】颈椎病不是职业病,职业病应否“扩容”
- 2022年08月10日【丝路话语】为侵权找借口,却搬起石头砸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