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洪举
4月7日,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调整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不再唯数量论,而改以价值作为基本定罪量刑标准。还明确了人工繁育野生动物案件的处理规则,涉案动物系人工繁育,具有列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或者人工繁育技术成熟、已成规模,作为宠物买卖、运输情形的,对所涉案件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从宽处理。(4月7日新华网)
近年来,由于人们环保及保护野生动物意识显著加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与此同时,在一些地区,部分野生动物种群不断扩大,甚至有“泛滥成灾”趋势。另外,现实生活中,不乏有爱好者基于个人喜好收购、养殖、繁育、贩卖鹦鹉、鹩哥等人工繁育野生动物事件。如何在野生动物保护及公众常识和居民切身利益间找准平衡点,不断考验着司法机关的执法智慧和办案能力。
据报道,在江苏南京曾发生多起由野猪肇事引发的交通事故;四川通江县的村民也因境内野猪随意啃食、践踏庄稼而头疼不已;安徽宣城的一位市民在途经省道时拍到几十只野猪排队过马路的场景。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一对夫妇在3个月内猎杀了至少8头野猪而涉嫌犯罪,该夫妇辩称野猪把庄稼糟蹋得非常严重。
当野猪等凶猛野生动物不断越界并侵犯居民生产生活空间时,居民进行反击、猎捕破坏者时,该如何处理,无疑既关乎法律的严肃性,又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而根据之前的司法解释,即便猎捕一头野猪等野生动物,无论价值多少,都涉嫌犯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样的标准显然过于严苛,导致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触犯了刑法。
将唯数量标准变更为以价值为定罪量刑标准,既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又避免更多人动辄犯罪。譬如,根据新的司法解释,猎捕野猪等普通野生动物价值不足1万元的,将不再按照犯罪处理。这既切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又兼顾了生态环境与居民需求,平衡了野生动物保护与居民切身利益间的关系。避免人们无所适从,在担心农作物受损和面临法律责任之间徘徊。
此外,对于有人基于个人喜好收购、养殖、繁育、贩卖鹦鹉、鹩哥等人工繁育野生动物行为如何处理,也考验着司法机关的执法办案水平和群众的司法体验。首先应强调的是,人工繁育野生动物也应受到法律保护,如不少大熊猫均系人工繁育,要是因此将人工繁育的大熊猫一概排除在刑法保护之外,显然不符合法律规定,也不符合常识常理。可以说,随着人工繁育技术的成熟,一些野生动物通过人工繁育后大量繁殖,不再具有“珍贵、濒危”的属性和特征。此时再拘泥于将收购、贩卖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作为重点打击对象,显然过于苛刻,且有违客观现实,超出部分行为人对法律的认知和预判。
需要说明的是,收购、贩卖、饲养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行为客观上扩大了这些野生动物的数量,更有利于野生动物保护。如果依然教条地对其克以重刑,有违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也不能起到教育公众效果。该司法解释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将符合列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或者人工繁育技术成熟、已成规模,作为宠物买卖、运输情形的行为不按犯罪处理或轻缓化处理。既兼顾了法律与民意的平衡与调和,做到了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相统一。也为司法机关提供了操作指引,契合公众的朴素认知,做到用司法力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4月08日【丝路话语】“暗黑歧视”莫成求职者难防的“软钉子”
- 2022年04月08日【丝路话语】“反向扫码”,让治理的身段更加柔软
- 2022年04月08日【丝路话语】出警消防车硬怼私家车是堂普法课
- 2022年04月08日【丝路话语】警钟敲响,319人被纳入共享单车“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