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当“误会式质疑”逆转后……

 2021/06/29/ 21:06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陈广江

  陈广江

  用透明胶带把座机听筒绑在头上,一只手拨号,一只手记录……最近,云南昆明盘龙区龙泉街道兴龙社区团支书范忠明的一张全新“造型”的工作照引发关注,有网友质疑其“作秀”。随后,当事人进行了回应,不仅平息了质疑,还赢得了众网友点赞。(6月29日九派新闻)

  原来,近几天,为通知更多市民接种第二针疫苗,范忠明平均每天要拨打近300个电话。因为手机号码拨号过于频繁会被冻结,所以他一般选择使用座机。为提高效率、不打扰同事,他才想到用胶带固定听筒。有同事看到这种奇怪招数,既心疼又想笑,就拍了一张范忠明的工作照,没想到在网上火了。

  所谓“作秀”,纯属误会。有人认为,当初的质疑者欠范忠明一个道歉,因为这样的误会会挫伤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事实上,没必要苛责质疑者。这样的误会源于信息不对称,大家对基层不熟悉,和造谣传谣是有本质区别的。谁还没被误会过?基层干部就要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就要有直面误会的勇气和底气。

  无独有偶,最近,有群众向河南洛阳交警举报称,一名交警公车私用,骑警用摩托车送孩子上学。洛阳交警调查后发现,这也是一场误会,真实情况很暖心:早高峰期间,一送孩子上学的汽车发生故障,为不耽误孩子上学,交警疏导好交通后,就用警用摩托车把孩子送到学校。

  可见,类似的“误会式质疑”并非个案。事实上,“误会式质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暂时的,不仅不会对工作造成实质性影响,还会产生一定的正面价值。一者,“误会式质疑”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的复杂情况,加深了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可以推动今后的工作更好地开展;二者,“误会式质疑”彰显了群众的监督意识,在不了解情况、也无法调查的情况下,群众对可疑情况进行举报、投诉,这种参与意识、表达意识、监督意识是值得肯定的。要知道,无论是“作秀”还是公车私用,在现实中并不罕见,不能因为偶尔出现的误会而否定群众的监督权。

  总之,对于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干部,公众应多些包容和理解,少些苛责和偏见。现实中,有些基层干部对网络舆论持一种“唯恐避之不及”的抵触心态,坏事不想触网,好事也不想触网,就怕引起误解、惹上麻烦——这不是应对网络舆论的恰当方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