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别让“抢单外挂”搅乱公平市场

 2025/07/15/ 17:16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张忠德

  □张忠德

  “多到跑不完”“一开全天忙不停”……在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抢单外挂”产品屡禁不止。近年来,抢单外挂作为一种利用技术手段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的工具,在网约车、外卖配送等领域蔓延。有关方面提醒,许多“抢单神器”实为虚假诈骗工具,本身无法实现宣称的效果,更有甚者或诱骗司机钱财。(7月14日《工人日报》)

  “手速不够,外挂来凑”,这句在外卖骑手圈流传的调侃,满是从业者的无奈。技术本是提升效率的利器,如今却成了破坏市场公平的“暗器”。从外卖配送、网约车到货运、快递,抢单外挂像附骨之疽,严重阻碍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抢单外挂的横行,彻底打破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平衡。就拿外卖行业来说,正规骑手靠着熟悉路线、精准把控时间和辛勤付出抢单,而用外挂的骑手却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抢走优质订单。这让守规矩的从业者即便拼尽全力,也难以得到公平回报,严重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让行业里靠实力竞争的良性氛围荡然无存。我身边就有骑手朋友抱怨,那些距离近、报酬高的订单,自己刚看到就没了,心里别提多憋屈了,长此以往,谁还愿意踏踏实实干?

  更糟的是,外挂还严重干扰了平台的正常运营。平台的算法和规则本是为了合理分配资源、保障服务质量,可外挂一来,算法失灵,订单分配乱成一锅粥,商家、骑手和消费者的需求都没法好好匹配。这不仅增加了平台的运营成本,还会导致数据不准,影响平台对市场的判断和决策。

  而且,很多外挂看似“高科技”,实则藏着猫腻。一些外卖抢单软件号称能“智能选单”,却要获取手机Root权限,这就意味着用户的支付密码、聊天记录等隐私信息可能被窃取。甘肃平凉警方查获的106款外挂中,超三成带恶意程序,有骑手刚交了240元月租,账号就被盗了。这些所谓的“抢单神器”,根本就是诈骗的幌子。

  面对外挂泛滥,平台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滴滴已识别出200多款作弊器,不断升级反外挂技术;外卖平台也定期公布封号名单。但黑灰产为了利益,总能很快想出新花样,平台的打击总跟不上他们的“创新”速度。这背后,是巨大的利益在驱使,他们形成了研发、销售、使用的完整黑灰产业链,就算有刑事风险也敢冒险。

  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根除抢单外挂这一“毒瘤”。平台要加大技术研发,提高对外挂的识别和打击能力,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同时优化订单分配,加强对骑手和司机的教育,让他们明白用外挂的危害。

  监管部门也得加大打击力度。现行法律虽能管一部分,但对开发、销售外挂等环节的刑事打击还得加强。甘肃警方摧毁网约车抢单团伙的案例就说明,只有让违法者付出惨痛代价,才能起到震慑作用。还可以设举报奖励,鼓励大家监督举报,形成全社会打击的氛围。

  市场的公平需要大家共同守护。别让“抢单外挂”毁了公平市场,只有回归公平竞争,行业才能可持续发展,消费者、从业者和平台才能都受益。当没人用外挂了,公平的阳光才能真正照亮新就业形态的每一个角落。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