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干部违规审批反晋升,为干事者撑腰鼓劲

 2025/07/03/ 11:35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陈广江

  □ 陈广江

  据微信公众号“江苏新闻”消息,7月1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纪委监委通报一起容错免责典型案例。

  通报称,淮安市清江浦区区管干部谢某某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在项目缺少部分技术指标的情况下容缺办理人防事项审查,违反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第十二条之规定,但鉴于该同志出于公心、为企业着想,敢于担当作为,被容错免责、鼓励激励,晋升为三级主任科员。

  干部违规审批未被问责反获晋升,看似步子迈得有点大,实则是通过全面、精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传递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的鲜明信号和良苦用心。

  涉事项目作为淮安市重大产业项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项目推进的关键时刻,遇到了人防事项审批的难题。若墨守成规,项目只能空耗时日。此情况下,谢某某提出“分步容缺审批”,以企业限期补缺承诺换取先行通过审查。这一创新举措,化解了“合规性”与“时效性”的尖锐矛盾,为项目建设进度抢先3个月的时间,节省企业成本200余万元。

  此次案例通报之所以成为新闻,恰恰反衬出一些地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种消极心态——“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究其根源,问责泛化、简单化、“求快不求准”等问题,让一些干部瞻前顾后、缩手缩脚。这种环境下,“太平官”盛行,锐气消磨,地方发展的活力必然受损。

  事实上,早在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就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但在机制运行过程中,有时存在堵点和难点,比如容错边界难把握、容错环境不够包容等。

  淮安此案可贵之处,在于组织部门为“容错”机制勾勒出可操作边界。其一,初心为公,无私利掺杂;其二,情势紧迫,常规路径难通;其三,风险可控,事后补正到位;其四,结果导向,成效切实显著。由此不难发现,谢某某的行为符合“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要求。

  因此,“免责+晋升”的双重激励,绝非对违规的纵容,而是对担当精神的制度性背书,为在规则与发展之间寻求“最优解”的实干者吃下一颗定心丸。这也充分证明,制度设立的初衷,在于精准护航,即“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同时,又能为那些出于公心、敢于担当、追求实效的突破性探索撑起一片天,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以制度的善意暖意,守护改革的勇气锐气,让担当者、实干者、探索者无后顾之忧,此乃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的关键点之一。当“谢某某们”的实践获得制度性回应,勇于担当、敢于突破的干部才能不断涌现,真正成为驱动时代巨轮的澎湃力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