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智能监控门锁以“守护安全”的姿态进入千家万户,其附带的摄像头却悄然叩击着邻里关系的敏感边界。近期,武汉武昌区鸿华花园小区发生了一起因安装智能监控门锁拍摄到路过邻里引发的隐私纠纷。从报道看,被拍摄人沈大姐感觉自己并非可疑人员,凭什么要被持续监控。并多次向社区投诉,要求邻居更换门锁。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在协调过程中表示,近年来类似矛盾在社区并不罕见。
今年4月1日,我国首部系统性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管理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根据《条例》第十二条,在公共区域安装监控设备拍摄范围限于必要公共区域,不得覆盖他人私密空间并且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提示标识。若摄像头拍摄范围超出自家门口公共区域,直接对准楼梯口,则可能违反必要性原则。
智能监控门锁作为一种新兴的安全设备,确实为独居者提供了额外的保护,为了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社区和物业可加强对《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厂商可为居民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调整摄像头角度,确保使用合理合法;社区建立邻里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协调处理因智能监控设备使用引发的矛盾等。
这起事件也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安全的同时,不能忽视他人的合法权益。只有在尊重隐私权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安装、征得同意、符合法律法规和技术不断优化升级等措施的保障,智能监控门锁才能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全。(文字:陈德政/漫画:翁伟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30日【丝路漫评】合理值班,别“没苦硬吃”!
- 2025年04月23日【丝路漫评】整治“心机商标” 守护消费诚信
- 2025年04月19日【丝路漫评】警惕减肥陷阱
- 2025年04月11日【丝路漫评】坚决向“照骗”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