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了‘去屑三分钟奇迹洗发水’,用后发现去屑效果一般,根本没有奇迹可言。找商家理论,对方说这款洗发水就叫‘去屑三分钟奇迹’。”这是一市民前不久的一次网购经历。
商家利用商标玩文字游戏,如“120W”充电器实际仅12W、“去屑三分钟奇迹”洗发水并无“奇迹”,这类“心机商标”通过模糊表述误导消费者,既损害权益,又扰乱市场秩序。
此类商标之所以能钻空子,源于审查漏洞和监管滞后。商标法虽禁止欺骗性标志,但商家拆分注册、打擦边球,如“壹号土”猪肉让消费者误认“土猪肉”,“0添加西”梅伪装成无添加产品。审查时难以预判实际使用效果,而市场监管又未能及时纠偏。
治理“心机商标”需多管齐下:严格商标审查,防范误导性表述;加强市场监管,对违规使用商标及时处罚;建立信用惩戒,严惩恶意注册行为。同时,消费者也需提高警惕,避免被“文字游戏”误导。诚信是市场基石。只有强化监管、堵塞漏洞,才能遏制“心机商标”,让消费环境更透明、更公平。(文字:于帅/漫画:张睿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19日【丝路漫评】警惕减肥陷阱
- 2025年04月11日【丝路漫评】坚决向“照骗”说不
- 2025年04月03日【丝路漫评】“光脚”不能架在文明之上
- 2025年03月27日【丝路漫评】“套娃”式包装是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