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别让善良成为流量收割的“肥料”

 2025/04/16/ 08:35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王志高

  □ 王志高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央网信办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进一步深化短视频恶意营销问题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中央网信办自4月15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  

  “助农老农”在镜头前痛哭流涕,转身却被扒出名下有三套房;“外卖小哥”深夜送餐晕倒,实则是网红团队精心设计的摆拍;“贫困学子”跪地求学费,账户里却躺着打赏来的百万收益……这些令人愤慨的桥段,正是此次专项行动剑指的短视频恶意营销乱象。当善良成为流量收割的肥料,当同情变成剧本杀的道具,这场“清朗行动”来得恰逢其时。 

  虚假摆拍的病毒式传播,正在摧毁社会信任的免疫系统。一个“苦情戏”视频获得百万转发后,真正的弱势群体反而被淹没在“又是剧本吧”的质疑声中。就像“狼来了”的故事,当观众发现十次感动有九次是表演,剩下一次真实的苦难也会被当作闹剧。更可怕的是,这类内容正在批量制造“情感僵尸”——人们刷到老人摔倒的视频第一反应不是关心,而是琢磨“这次机位藏在哪里”。这种群体性的情感麻木,比任何虚假视频的危害都更深远。

  算法和流量构成的“恶循环”才是乱象的温床。平台总把责任推给“个别用户”,却闭口不谈为什么摆拍视频总能获得算法偏爱。当一个编造家暴的短视频比普法直播多十倍流量,当“街头搭讪美女”的轻佻内容长期霸榜推荐页,这早已不是创作者的单方面问题。某些平台就像纵火犯,先给虚假内容浇上流量汽油,等火烧大了再假装救火队员。这次专项行动要求平台“健全算法推荐规则”,可谓打中了七寸——与其天天清理杂草,不如先改良滋生杂草的土壤。

  整治乱象需要更锋利的法律手术刀。当前对虚假摆拍的处罚,往往止于封号了事,这与背后的巨大收益相比简直是隔靴搔痒。韩国对恶意造谣视频实施“最高三年监禁”,美国网红伪造犯罪现场被控“报假警罪”,这些惩戒措施值得借鉴。更重要的是建立“谁受益谁担责”的连带机制,对纵容虚假内容传播的平台处以流量变现数额数倍的罚款。只有让作恶者真正肉痛,才能遏制住“道歉—换马甲—再犯”的恶性循环。

  在这场真假博弈中,每个网民都是防线上的哨兵。当我们学会对突兀的“悲惨剧情”多问一句“证据呢”,当举报虚假内容成为手指滑动时的条件反射,恶意营销的生存空间自然会被压缩。清朗网络空间不是靠一场专项行动就能建成,它需要监管的利剑、平台的觉醒,更需要亿万网民守护善良的自觉。毕竟,我们拯救的不只是短视频生态,更是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真诚情感。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