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纯银
秋季学期以来,每逢周三下午,黄山学院2022级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刘雯菁便迎来了最期待的微专业课程。“从高中开始,我便对生物相关的学习特别感兴趣,生物技术也是我高考时的第一志愿。”刘雯菁告诉记者,正是怀揣对主修专业学习的热爱,今年3月得知学校开设微专业,她毫不犹豫地申报了“生物诊疗和健康微专业”,并顺利通过面试参加学习。(11月12日安青网)
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围绕新兴的问题领域,设置了以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微专业”,跨专业学生、外校生,甚至上班族都可以自由报名学习。如,清华大学的人工智能微专业主要集中在编程和机器学习领域,涉及的课程为相关求职者提供了直接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国传媒大学则开设了围绕数字新闻、短视频制作等方向的微专业,帮助学员培养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能力。
应用性是微专业的重要特征,学生进修后有助于实现就业。当前微专业的兴起,不仅是对现有教育模式的补充和拓展,更是回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积极尝试。通过系统和紧凑的学习实践,参与者可以快速提升职业核心能力——获得“小而精”的技能和知识,所以吸引了大量学生报名修读。
近年来,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传统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高校传统的学制周期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天然的滞后期”,即培养方案涉及的相关知识、技术、素养,难以快速响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最新需求。而微专业以其“精”“灵”“新”“实”等特点,能锚定前沿需求,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提升相应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能够精准对接、快速响应行业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为让微专业真正“火起来”长久“香下去”,就应围绕未来发展深耕细作。即高校设置微专业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需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学科交叉融合水平,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在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创造性卓越人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当然,在微专业火热的背后,也有一些专家提出冷思考。目前修习微专业获得的证书并不能作为独立的学历证明,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微专业课时少、授课深度有限、课程系统性弱等问题有待更多的破题思路。因此,各地应围绕大力推动微学科、微专业、微课程建设,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度转型。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需求导向,推动微专业建设“接地气”;要强化跟踪问效,准确把握微专业建设的内在要素。要充分发挥应用型高校联盟的合作优势,增强“凝聚力”,形成“聚合力”,推动微专业建设上水平上台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11月17日【丝路话语】1000万辆!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出坚实一步
- 2024年11月14日【丝路话语】法定假期增加两天,“乘数效应”可期
- 2024年11月14日【丝路话语】智慧旅游不能“玩心眼”
- 2024年11月14日【丝路话语】不参加研学遭质疑,谁的价值观失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