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让共享健身房成为所有城市公共“标配”

 2024/10/05/ 09:30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冯海宁

  □ 冯海宁

  今年是《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实施1周年。记者注意到,我国多地都在探索建设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也就是在城市社区,居民从居住地步行或骑行不超过15分钟范围内,就有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而伴随着健身圈的建设,有一类价格亲民、场地不大但设施齐全的共享健身房出现在很多城市。(9月29日央视网)

  所谓共享健身房,大概有这么几个特点:不用办卡、灵活预约,扫码入场、离场结算,成为其显著标签,这很适合现代都市居民的健身需求;由于是政府出资建设,社区免费提供闲置场地,企业提供技术和运营支持,无人值守降低管理成本,这让健身费用变得低廉。而且在15分钟健身圈内,这种“家门口的健身房”让居民就近健身非常方便。

  这既缘于上述《行动工作方案》部署,即到2025年,与城乡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与人口要素相匹配的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也缘于多地政府、相关社区和企业,积极出资、出地、出技,这种合力共建成就居民共享,将成为居民强身健体、提升幸福指数的助推器。

  目前,这种共享健身房在北京、上海、湖南长沙等地已经出现。其中,“最低1元/小时”的共享健身房在上海全市已有32家,最近火爆出圈,受到更多关注。如果这类廉价共享健身房遍布每个城市社区或街道,成为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标配”,无疑是居民之福,是城市亮眼的风景。而眼下,只有部分城市的居民才有机会享受到共享健身房。

  比如,笔者所在的这个城市,目前还没有看到共享健身房的影子,居民只能花费较高成本到商业健身房健身;即便是政府投资建设的体育馆,健身收费也并不低,这些现实情况多少限制居民的健身热情,也不免羡慕拥有共享健身房的城市市民。那么,如何让共享健身房成为每个城市的“标配”?既需要“顶层设计”来引导,也需要地方高度重视。

  在上述《行动工作方案》中,并没有明确提到“共享健身房”,但多地主动推出这种健身场所,值得肯定,也为其他地方作出了示范。但某些城市受限于地方财力等因素,未必有投资建设共享健身房的自觉意识,这就需要“顶层设计”进行引导、推动。当然,各地人大代表、居民、舆论等也可建言当地政府,共同推动共享健身房成为市民福利。

  共享健身房的价值,恐怕不只是帮助居民强身健体,也是提升市民精气神的一种途径;既有一定的文化娱乐效果,也有一定的社交功能。所以,共享健身房完全有理由成为一种人气场所,各地应该下大决心当成一篇“民生大文章”来做,既要纳入年度民生实事计划,也要舍得为其投入资金;不仅要建好共享健身房,同时也要维护好这一健身场所。

  虽然共享健身房无人值守是一种管理创新,降低了运营成本,但无人值守并不等于无人负责、无人维护。之前部分社区的露天体育设施,由于缺乏日常维护和管理,存在程度不同的损坏,既影响居民健身,也存在一定危险性。所以,共享健身房不能重蹈这种覆辙,而是要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让其以更长生命周期,为居民健身提供服务。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