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别让盖章打卡变了味

 2024/05/29/ 21:19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张国栋

  □ 张国栋

  在博物馆、景区、展会、文创店等盖章打卡,逐渐成为旅游中的一种新玩法。然而,记者了解到,这股风潮背后,有人做起了代盖章的生意,也有部分打卡点需要达到消费额度或关注公众号才能盖章。此外,印章质量良莠不齐、设计侵权屡有发生,让盖章打卡变了味。(5月28日《工人日报》)

  盖章打卡能把旅行的美好记忆留下来,纪念性与观赏性并存,且很有参与感和仪式感。据《夸克数读:2024年轻人出游新趋势》显示,2024年一季度,年轻游客搜索出游相关信息,不再局限于旅行观光,而是涵盖了知识探究、渴望参与体验、寻求情感联结与精神自洽等。以特色印章为代表的文创产品,恰恰满足了游客更深层次的旅游体验,也是对旅游地文化的一种承载。而一些地方集章打卡的地点由公开转向隐蔽,更是让消费者化身为“寻宝者”,增加了旅行的乐趣。

  但大河奔流泥沙俱下,现实并不尽如人意。且不说一些人只是为了盖章而盖章,原本是想在旅游途中留下痕迹,结果变成了盖章而前往某处,对于游览内容并不关心。也不说每个地点对集章的消费要求不同,通常会标注最低消费金额,也有地点是消费即可盖章、指定商品消费即可盖章。就说代盖章生意,包括提供各类馆章、纪念章、套章、日戳及风景戳等代盖服务,看似可满足游客盖章的需求,却是与盖章打卡的初衷背道而驰。更说部分商家只为“引流”消费,印章完全没有设计可言,甚至不惜盗章商用,且收费不低,不仅缺乏“道德血液”,而且涉及违法。

  要使盖章打卡回归本初,不再变味,一方面,盖章者应该更关注印章本身的文化价值和潜在的文化传播力。不论是印章图案设计还是盖章行为,应当与内容关联起来,提高印章的质量与美感,通过主题化、故事化的方式提高印章的趣味性、独特性和人文性,帮助游客加深对活动内容、展览设计的理解,助力文化自信。另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应因势利导,有所作为,做到该规范的规范,该叫停的叫停,该查处的查处,以实际行动回应游客关切。

  总之,盖章打卡固然是旅游中的一种新玩法,参与者日渐增多,但应保持“原汁原味”,不能自行其是。对游客来说,从“盖章”中收获情感和认知,才是衡量“打卡”的最优标准。同时,期待各地景点积极探索,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推出更多新玩法,让更多游客与城市实现双向奔赴,皆大欢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