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德斌
端午假期将至,记者综合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发现,今年端午假期,游客短途游、周边游需求高涨。各类深度体验中国历史文化的“新中式”旅行受到年轻用户关注。热门的“新中式”旅行方式包括历史博物馆参观、龙舟观赛体验、历史文化景区打卡、汉服妆造体验等。(5月29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随着国潮风的兴起,“新中式”旅行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对传统文化、民俗节庆等,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端午节假期较短,适合短途游、周边游,而且,时逢传统佳节,各地景区都要举办丰富精彩的民俗活动,诸如祭奠屈原、划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缝制香袋、祛除毒虫等,均具有典型的民俗特征,既能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又可享受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美景,对年轻游客的吸引力很大。
“新中式”旅行走红,反映出现代社会对精神家园的深切渴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开始寻求心灵的栖息之地,渴望在繁忙与喧嚣之外寻找到一种回归本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而“新中式”旅行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它让人们在行走中体会“慢生活”,在古与今的对话中,找寻文化的根脉,实现精神上的自我充实与超越。
与传统的观光旅游不同,“新中式”旅行的魅力在于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融入现代流行元素,对古人生活方式进行现代演绎,更注重游客对传统文化的深度体验和互动参与。在旅途中,游客可以亲手泡茶、挥毫泼墨、习练武术、古装扮演等,从而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获得了更加丰富的旅行体验,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新中式”旅行也展现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他们不再满足于浮光掠影的观光,而是希望通过真实的体验和互动,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了解和认知,而是乐在其中,享受其中。这种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追求,彰显了年轻一代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社交媒体的兴起,更是为“新中式”旅行的传播增添了诗意般的色彩。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的文化传播和互动,进一步扩大了“新中式”旅行的影响力,使其成为一种文化潮流。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年轻人分享着自己的“新中式”旅行体验,仿佛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不仅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共鸣,也激发了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这种文化的共鸣与交融,正是“新中式”旅行最美的风景。
当然,“新中式”旅行的流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在商业化与娱乐化的浪潮中保持传统文化的真实性和纯正性?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些问题都需要深思,不断探索和努力创新,推动“新中式”旅行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5月28日【丝路话语】聘任制公务员有“进”也要有“出”
- 2024年05月27日【丝路话语】纾解“考前焦虑”需多方共同发力
- 2024年05月27日【丝路话语】黑臭水体数年瞒报未治,暴露了什么问题?
- 2024年05月27日【丝路话语】“跨代共居”新模式,让爱与责任在代际之间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