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国栋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这部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随着条例落地施行,各地各部门近日纷纷进社区、进校园,普及条例有关知识。(1月2日新华网)
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意味着我们将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近年来,网络娱乐管理体系日益完善,对不良用网行为监管日趋严格。除学习外,娱乐是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重要动机,但同时可能带来的隐私泄露、过度消费、网络沉迷和网络犯罪等问题也备受社会关注。
在此背景下,结合已有法规,施行专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不仅恰逢其时,而且意义重大。一方面,条例坚持社会共治,确立与未成年人密切关联的各方主体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责任义务,全面构筑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防线,对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条例聚焦突出问题,重点规定了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及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条例施行为契机,织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体“安全网”,应该是一件后续效果可期的事情。
需要看到的是,当前,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既有硬件产品方面的,也有软环境层面的,这就要求相关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动态调整、持续完善。尤其要重视新型网络安全风险隐患,加强网络普法执法和安全教育。同时,必须建立整治和监督长效机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施监控,牢牢构筑网络安全堤坝,严防“自媒体”成“自由体”、短视频为“软色情”、网络“戾气”变伤人“利器”,真正做到趋利避害、去伪存真,让网络世界充满正气、充满阳光。
有效的预防是最好的保护,这是常识,也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出台并施行的重要考量因素。对于未成年人上网用网,社会各界要多些关心关注。除了学校、老师和家长要尽到应尽的责任,各个网络平台、信息发布者要加强自律,依法合规,不越雷池,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要履职尽责,有所作为。既要通力合作,协同作战,坚持整治网络乱象,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还要进一步设立必要门槛,筑起“防火墙”,构建绿色“堤坝”,从而织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体“安全网”,以全方位、多层次、无缝隙地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12月28日【丝路话语】电商碰瓷院士,让“傍名人”成赔本买卖
- 2023年12月28日【丝路话语】电商全面支持“仅退款”为消费蓄力
- 2023年12月28日【丝路话语】中小学生抄袭书画作品?需要反思什么
- 2023年12月28日【丝路话语】杜绝“一刀切”,让烟花爆竹管理既合法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