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毕业5年存款5千”的快乐,不具备普遍价值

 2023/02/17/ 10:13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丁慎毅

  丁慎毅

  最近,视频《我:毕业5年,存款5000 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登上B站热榜,超500万的播放量,令网友直呼“治愈”。记者对话两位女孩,聊了她们“高开低走”的心路历程,以及未来的规划。两人经历的共同点是:父母不在乎女儿能赚多少钱,如果能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可以接受成功,也可以接受失败,接受任何的变化,不用活在一个标准体系下。(2月14日红星新闻)

  视频主人公弯弯和超超快三十岁,前者是普通农民家庭,后者是普通工人家庭。211名校出身的她们“高开低走”——弯弯毕业5年换了12份工作、存款不足5000元,而超超大龄跨专业考研、中传硕士毕业却不断失业,从头学画画、去火锅店干保洁……面对看起来有些“失败”的人生,视频里的两个女孩笑意暖暖地告诉大家,“别人说我们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但掀翻牌桌后,会发现你的选择还有很多”“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自由和开阔”。

  面对两人的经历,有网友表示:“很多人都热衷于炫耀成功,谢谢你们愿意分享失败。”“人生真的可以不是流水线,只有自己想通了,才是自己的人生”“5年换12份工作有点不负责任了”“岁月可以静好,但不要让你的父母替你负重前行。”

  这使人想起前不久“年轻时不应为钱选择工作”引发的热议。3HFIT董事长姚宁在一档栏目中提出,“在20岁到30岁的年纪里,如果能够去做一件真正喜欢的事情,只要全情投入,就能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年轻人其实在20岁到30岁的年纪当中,他其实第一时间不应该考虑他能赚多少钱,而恰恰是他的青春能够给他带来多少的感知。”对此,有人反对,有人支持。

  当个人兴趣与现实的工作发生冲突时,是为兴趣而苦中作乐,还是先“小资”再为兴趣买单?因人而异,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应该有一个内心价值体系。姚宁的这段话是在1月30日第一财经视频栏目《来点财经范儿》播出的,很多媒体只截取了姚宁的观点,而栏目中另外两个人的观点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从小怀揣着记者梦却在大学选择了金融专业的自媒体博主龙雨蓓,作为年轻人的代表,她以自己的体会说,不是每个年轻人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很肯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其中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如果我的热爱在短期内没有办法支持我的生活,我可能暂时把它当作一个兴趣或者一个副业去进行,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表示,一个人没有自己内心的价值体系,心中没有锚定,就像是浮萍。建立一个内心价值体系,比外在的更加重要。

  这样综合起来解读,问题就比较清晰了。兴趣很重要,但是,年轻人的兴趣更多的还是浅兴趣,不可能说按兴趣找工作,然后就能把这个工作做成行业翘楚,就能获得梦想和现实生活的双丰收。从人性上说,为兴趣而苦中作乐,其实是自私的行为,因为一个人让自己满意的同时,还要考虑家庭需要自己帮助的时候,必须有能力帮助家庭。哪怕父母说“家里不指望你挣多少钱,只要你生活平安,没有焦虑”,但父母可能因此付出更多辛苦,为孩子攒钱,以应对意外之需。所以,个人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内心价值体系——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不是一个宏观叙事的口号。

  此前,罗永浩为“悦己”创业,表示这一类的东西,才能给我持续的、长期的激励,却被网友称“干一行垮一行”。虽然老罗的折腾精神应该得到尊重,但对年轻人来说,它不具备普遍价值。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