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对窃听窃照,需“打回原形”让其无孔可入

 2022/08/24/ 19:48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韩欣

  充电宝、插头、插座、水杯……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身边物品,可能是安装有窃听窃照定位功能的“间谍”设备。有网店表示,其可以对各类物品进行改装定制,生活中常见的蓝牙音箱、插头、钱包、打火机等都可以被改装成窃听器、定位器,消费者可以通过相关电商平台购买。(8月24日《法治日报》)

  众所周知,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不受他人侵扰的具体人格权,隐私权的重要性无需多言。近些年来,关于偷拍、窃听等违法侵害他人隐私权的报道越发频繁,这些设备以其自身隐蔽性、逐渐专业化与监管打起了“游击”,彻底根除灰色产业链成为人们的夙愿,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信息化手段真正利民、便民、惠民,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安全、舒心。

  这些物品之所以有市场,与部分人扭曲的个人低级趣味不无关系。依据我国法律,对待此类行为除行政处罚外,还可依据民法典人格权编、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窃听器”“定位仪”等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普通商品,在源头上当由有关部门督促商家依据法律法规落实实名制,以此来“浇灭”某些人群的“罪恶欲火”。

  当前,公安机关网安部门紧密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深入推进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断源”行动和打击偷拍偷窥“扫雷”行动,不法电商平台及其灰色产业链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对于许多受害者来说,要勇于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要知道,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是依法不予公开审理的,所以被侵权人通过民事或刑事途径维权时不必有所顾虑。打击非法窃听窃照设备任重而道远,需要从售卖、传播、制造等多个方面展开围堵,若不能及时高效地顺藤摸瓜“排雷”,便可能反复“发作”,侵害更多人的合法权益。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