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
近日,贵州遵义警方发现有人通过快递寄售“聪明药”。“聪明药”含有“哌醋甲酯”成分,实为毒品替代物,成瘾性极大,还可能抑制生长发育,购买者多为学生家长或考研群体。(6月24日澎湃新闻)
其实,稍有一点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聪明药”。然而,现实生活中,每到“中考季”“高考季”“考研季”,一些所谓的“聪明药”就开始充斥市场,商家不仅宣称“让孩子变聪明”,还号称“秒变学霸”,致使不少家长和考生纷纷掏腰包争相购买。
据医院专业药剂师提醒,这些所谓的“聪明药”,主要由哌醋甲酯、右苯丙胺和莫达非尼构成,均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第一类精神药物,主要应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嗜睡症的治疗。这类药物,学生吃了不但不能提升成绩,盲目服用还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例如原本治疗嗜睡症的药物,会导致失眠。一些学生对药物不耐受,长期使用会出现头晕、头痛、心动过速等,甚至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可见,这类“聪明药”不仅不能使人聪明,反而有害健康,是在收割消费者的“智商税”。
笔者以为,防止“聪明药”收割“智商税”需“双管齐下”。一方面,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对市面上打着“让孩子变聪明”“秒变学霸”幌子的“聪明药”坚决予以制止和叫停,不妨通过“开罚单”“下架”“没收”等处罚方式,倒逼商家不再拿“聪明药”欺骗家长和考生。另一方面,权威部门应加大科普力度,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向家长和考生科普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让家长和考生知晓服用“聪明药”不仅不能“变聪明”,而且极易“伤身体”,从而使其自觉远离“聪明药”,不再被收割“智商税”。
同时,学校老师也应加强宣传和教育,要告知学生必须通过脚踏实地,刻苦求学,才能获得好成绩,而切莫把好成绩押在“聪明药”上。否则,“聪明药”最终就是一剂“后悔药”。
笔者相信,只要监管部门严督查,权威部门多科普,再辅以学校教育,就一定能帮助考生和家长戳穿“聪明药”骗局,不再被收割“智商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6月24日【丝路话语】高考成绩公布,愿考生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各自精彩
- 2022年06月24日【丝路话语】少年下水救狗溺亡不影响见义勇为评定
- 2022年06月24日【丝路话语】加快构建个人信息安全的“防火墙”
- 2022年06月24日【丝路话语】“隔离险”理赔不能变成“逗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