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上班一月倒欠三千,企业罚款需要明确规制

 2022/05/11/ 22:36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舒圣祥

  舒圣祥

  四川巴中男子赵某到一家卖酒的公司应聘销售,工作20余天后,竟倒欠公司3000余元。该公司一负责人回应称,赵某应聘后,发微信朋友圈的条数等考核不合格被扣钱,其工作未达标,所以被劝退。数据显示,赵某因群动态扣款980元,工作汇报扣款300元,微信添加人数扣罚2000元,共计扣款3280元。

  辛苦上班一个月,倒欠公司三千元。相比之前的“迟到一次罚款一千”,某些公司动起罚款的歪脑筋来,真的只有更狠没有最狠。看看这家公司的罚款项目吧:每月50条朋友圈,少一条扣50元;每天加10个好友,少加一个扣10元;工作日期不得低于26天,群内动态每天不得少于10条,少一条扣10元;每天总结不少于50字,少一条扣10元……这不仅突破了很多人对企业管理的认知,也突破了很多人对销售工作的认知。

  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个案或许不值一评,员工该维权的必须维权;但是,类似企业罚款乱象经常上头条,也一再提醒我们,企业罚款权或有进一步明确规制之必要。

  1995年施行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在很多劳动合同纠纷中,企业会以《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上述规定,作为支持自身罚款正当性的依据。即便《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暂未废止,但让员工赔偿损失的前提,也是企业经济损失客观存在且可明确计算,通过制定企业规章制度随意罚款,显然与此不同。试问,员工少发一条朋友圈、少加一个微信好友,到底给企业造成了什么损失?

  罚款的本质,是一方对另一方经济资源的单方剥夺。企业可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对员工进行约束,但是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我国立法法及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罚款作为行政处罚的种类,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公司作为企业单位,没有权力制定对其内部职工进行罚款的惩处条例。

  我国法律尚未赋予企业罚款权,却丝毫不妨碍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罚款的普遍存在。大多数企业的罚款也许尚属理性,少数企业却将罚款当成了节省成本的法宝,严重损害员工权益。企业管理员工,该不该有罚款权?哪些事项可罚,哪些不可罚?作为罚款依据的企业规章制度,应当经过怎样的内部制定程序?罚款金额又该如何限制?针对企业罚款,该赋予员工何种维权渠道?凡此种种,我国立法在这些方面尚属模糊。

  无论如何,老板和员工在法律面前完全平等,企业罚款绝不能老板想怎么罚就怎么罚。面对企业罚款乱象层出不穷,或许该有更为明确的法律规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