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斩断“征信修复”的“灰色生意链”

 2022/01/10/ 21:45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戴先任

  戴先任

  在大数据时代,一部分机构或个人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利用银行与征信报告主体的信息差,混淆征信异议、信用修复概念,以“征信洗白”“征信修复”为噱头,形成一条集征信修复培训、加盟代理、个人信息售卖于一体的灰色产业链。(1月10日《法治日报》)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当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这些征信公司声称能够进行“征信洗白”“征信修复”,正是以此为借口。可要看到,《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的征信异议与征信修复有很大区别。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等规定,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等信息提供者,都有如实报送信用信息的义务,无权随便更改、删除征信报告上展示无误的不良信息。所以,《征信业管理条例》提到的征信异议,是一种“改正错误”的纠错机制,与“失信后”为重塑信用而进行的征信修复有本质区别。

  一些征信公司打出“征信洗白”“征信修复”的广告,就已然涉嫌虚假宣传。如果征信公司具备相应资质,操作也合法合规,他们帮助客户进行征信异议,也并无不可。但一些公司进行“征信修复”,实则暗藏诈骗陷阱,问题丛生。比如有的征信修复公司通过非法手段,如通过伪造银行流水、篡改资料信息、编造不可抗力事件等理由进行违法申诉,或与银行内部人员串通,进行假的异议,这些做法就属于违法行为。有的骗子打着征信修复公司的幌子进行网络诈骗,收到客户的钱以后就跑了。

  “征信修复”在一些互联网平台上形成了“灰色生意链”。不仅可能存在违法申诉的问题,还可能衍生非法反催收、“老赖培训班”等问题。这样的“征信修复”实则就是“征信破坏”“信用破坏”,亟需予以遏制。

  别让信用社会遭到“征信修复”灰产破坏。于此,网络平台要能尽好管理责任,对平台账户加强管理,对违规账户采取删除作品、限时封禁、永久封禁等措施惩治。另外,通过形成各方合力,铲除滋生“征信修复”等黑灰产的土壤,对信用社会和法治社会建设都将大有裨益。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