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银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一封厚厚的挂号信。信的署名是“顺其”,落款地址则是不存在的宁波市中山路1号。信封里依旧是一叠厚厚的汇款收据,共107张,其中的105张金额是9999元,另外两张分别是50元和55元,总计105万元。这个神秘的隐名捐款人正是“顺其自然”,这已经是他连续第23年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累计捐款1363万元。(11月24日《北京青年报》)
从报道中得知,这是23年来他(或她)用虚拟的地址、虚拟的名字捐给宁波慈善总会金额最多的一次。根据其意愿,款项主要用于助学、助教等教育方面。“顺其自然”为了不透露真实身份,费尽心思,曾留言称“坏事不做,好事不说”,其故意将每张汇款单上的金额控制在1万元以下,就是为了“规避”署真名的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许多单位或个人都自觉加入行列。但与此同时,有些行为也不时引发争议。特别是有少数单位(或个人)做好事生怕别人不知道,还拉着受助者摆拍宣传。殊不知,摆拍宣传的背后却伤害了受助者的尊严或自尊心。
自古先贤哲人早就明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的做好事不应留名的道理。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期待全社会在宁波“顺其自然”影响和带动下,多些慈善捐赠的神秘人,少些大张旗鼓式摆拍资助。其实,向“顺其自然”等神秘人表达敬意的最好方式,就是要尊重其捐款的意愿,把善款用在其所想资助的地方,不必一定要找出他是谁,对其广泛宣传。也许这样反而打破他几十年来甘守内心的平静,违背他的初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11月22日【丝路话语】过期药处理顽疾需“及时药”化解
- 2021年11月24日【丝路话语】网红主播,“成”也大数据“败”也大数据
- 2021年11月24日【丝路话语】 管好“自动续费”APP的“任性之手”
- 2021年11月24日【丝路话语】伪造残疾人证,掏空政策的善意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