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英
在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上随机抽奖,可以多次抽中一等奖。凭借大额奖券再支付一定费用,就能获得一款标价超过实际支付费用好几倍的家电等产品……这是当前一些平台上“幸运大抽奖”活动的情景。那么,这样的抽奖活动玩的什么套路?近日,记者调查显示,这种“一抽就中”一等奖的抽奖营销暗藏猫腻。(11月16日《工人日报》)
不止微信小程序存在“幸运大抽奖”活动,知乎、微博、电商平台等也同样存在。抽奖活动一般均设有中奖概率和等级,但网络平台上的抽奖活动往往是百分之百中奖,而且“一抽就中”一等奖。理性消费者可能不会轻易相信“天上掉馅饼”,但另一部分消费者看到中奖结果,以为幸运之神降临在自己身上,因为惊喜而失去理智。
接下来,消费者会按照商家设计的套路来“兑奖”。比如抽奖提示:“恭喜你获得一等奖,获得高端智能AI扫地机器人2300元优惠券,限时领取”,也就是说“中奖”消费者只需再支付380元即可领取某品牌的扫地机器人。新闻中的许先生也很谨慎,先在电商平台上查询到该扫地机器人售价2700元上下,然后才支付380元兑奖。
但即便是谨慎的消费者,也想不到自己会上当。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商品在电商平台上高价都是虚标的,商品的成本实际上很低。如果这种情况属实,那么“一抽就中”一等奖完全是商家精心设计的骗局,先通过“一抽就中”让消费者上钩,再通过在电商平台虚标价格来营造“货真价实”,最终达到销售质次价高的商品的目的。
一般来说,消费者使用中奖所购商品后,就会发现产品质量不及预期。但即便消费者发现上当受骗,也未必能成功维权,原因是同一品牌同一款产品,网上公开售价是一样的,无法对比就无法取证,缺有力证据自然难维权。对此,有法律人士指出,商家如果以“抽奖”为名实际进行促销活动,且销售的是质次价高的产品,构成消费欺诈。如果商家在电商平台上架抽奖中涉及的商品且以较高的标价展示,并没有依据和实际交易,则构成了价格欺诈。但无论商家构成了何种欺诈,对消费者来说都可能面临取证难、维权难。这需要有关方面提供助力。
从网络平台角度来说,有责任有义务对“幸运大抽奖”之类商业活动的合规性进行审查把关。不管是社交平台,还是电商平台,都应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这既关乎到平台形象,也关系到平台履责。相对个体消费者,网络平台有法务等团队,有专业能力对商家有奖销售活动进行把关。否则商家构成欺诈,平台也难辞其咎。
同时,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也要对网上这种“一抽就中”的有奖销售活动进行针对性调查并加强监管。因为这种活动既损害消费者权益,又涉嫌不正当竞争,一旦查实存在消费欺诈或者价值欺诈,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进行处罚,对违规商家和平台要分而罚之。
此外,还应当把网上有奖销售活动纳入重点监测监管范围,倒逼平台和商家规范化经营。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11月17日【丝路话语】以青春为“犁”,耕耘生命沃土
- 2021年11月17日【丝路话语】治理户外广告要寻求最大公约数
- 2021年11月15日【丝路话语】同甘共苦是和谐劳动关系应有的样子
- 2021年11月15日【丝路话语】“帮不了大忙就出点力”传递朴素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