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江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针对所谓的“熊孩子”“鸡娃”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5月26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给有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戴帽子,叫“熊孩子”,不符合保护未成年人的理念;不赞同一些家长逼迫未成年人额外参加有关培训机构学习的行为,也不赞同给这些家长和学生戴一顶“鸡娃”的帽子。(5月27日中新网)
即将到来的这个六一儿童节,所有孩子将收到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进行优先保护、特殊保护,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立法追求,也是社会共识。因此,“熊孩子”“鸡娃”等称谓及其背后的标签化思维,也应引起各方重视和警惕。
近年来,“熊孩子”“鸡娃”等指代部分孩子的称谓充斥各类媒体和平台,可谓“帽子”满天飞,大有泛滥之势。随意给未成年人贴标签,不仅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还可能给孩子造成新的伤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明确反对这两顶“帽子”,是一种必要的纠偏。
标签化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简单化、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即非白即黑、以偏概全。“熊孩子”原本泛指那些顽皮捣蛋、不守规矩、惹人讨厌的孩子。顽皮是孩子的天性之一,即使自律意识强的孩子也会偶有不可理喻的时候。但现在,这个概念被无限泛化,个别无法无天、涉嫌违法犯罪的孩子也被称为“熊孩子”。
忽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分青红皂白给孩子贴上“熊孩子”标签,很容易让家长在管教时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比如,有的家长小题大做,把孩子偶尔的出格行为视为常态,对孩子非打即骂;有的家长无原则“护犊子”,即使孩子杀人放火,也以“他还是个孩子”来辩解。孩子千差万别,所犯的错也千差万别,具体问题就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一概而论要不得。
随意贴标签的负面影响不止于此。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如果家长给孩子贴上“熊孩子”标签,孩子潜意识里容易形成消极暗示,认为自己就是“熊孩子”,甚至破罐子破摔。
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不妨从拒绝标签化开始。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5月25日【丝路话语】“盗刷银行担责”倒逼管理服务升级
- 2021年05月25日【丝路话语】免费吃喝刷好评,别为一顿饭“出卖”自己的诚信品质
- 2021年05月25日【丝路话语】寄“寿衣包裹”报复差评消费者须“彻查严惩”
- 2021年05月24日【丝路话语】与用霸王条款欺客的商家较真,大家应认真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