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据多个在线旅游平台统计,此次假期预计将有2亿人次出游,旅游市场真正迎来了大爆发。但就在近日,包括江苏、山西及武汉等省市市场监管部门接连发布“五一消费提示”:严防低价旅游陷阱。(4月29日《南方都市报》)
随着疫情好转,国内旅游市场迎来转机,与此同时,“不合理低价游”也开始死灰复燃。众所周知,“低价游”属于违规违法行为,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旅游市场秩序,毁坏口碑和信誉,各地应及早提防。
“低价游”是旅游行业的痼疾,长期以来,部分旅行社以“低价游”为幌子,诱惑游客跟团出游,再通过强制购物、途中加价、办卡卖货等方式赚钱,容易诱发消费纠纷,甚或上演口角、肢体暴力等。近期,各地发生多起旅游纠纷事件,诸如某导游怒骂游客“骗吃骗喝,你们投诉我试试”、某地导游怒怼游客称“孩子没死就得进去购物”等,都是因“低价游”强制购物引起的冲突。
《旅游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此前,各地针对“低价游”“零团费”等现象,展开了清理整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低价游”并未彻底禁绝。
因此,各地要未雨绸缪,严加防范,制定节日市场管理预案。对“低价游”采取“零容忍”,严厉打击强制购物、诱导办卡等行为,严格落实旅游产品最低成本价格标准,对违规者施以重罚,畅通投诉维权渠道,全力保障游客权益,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舒适放心的“五一”假期。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4月28日【丝路话语】纠治医疗行风 要有逆水行舟的紧迫感
- 2021年04月28日【丝路话语】全面推开“蓝领”职称制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 2021年04月28日【丝路话语】取消重复体检让体检制度更健康
- 2021年04月28日【丝路话语】换位体验“很委屈”才是“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