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警惕“灰广播”带货:葫芦里没装好药!

 2021/03/24/ 19:20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舒圣祥

  舒圣祥

  普通保健品被宣传成“无所不能的人体万能干细胞”,不仅包治百病,还自带“80天细胞再生,80天血液干净”等神奇功能……“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灰广播”带货悄然兴起,原价几块钱的保健药品摇身一变成“神药”,身价暴涨10倍至近百元。

  事实上,所谓“灰广播”带货,并不是最近才“悄然兴起”。广播电台安排所谓“专家”,通过接听所谓“听众”打来的热线,以直播节目形式,推销保健品或酒类货物,应该算是最早的直播带货,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了。

  明明是为了卖货录制的音频,为什么要伪装成电台直播节目?明眼人都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直播节目,就是按时长收费的广告,而且是严重违反广告法的那种,要么夸大宣传,要么以低价诱惑。之所以伪装成电台直播节目,为的就是要规避广告法,旨在欺骗那些不明真相的听众。

  所谓“专家讲座”和“热线接听”,均为经销商提供的录音资料,包括听众拨打的热线电话,也根本接不进“讲座”现场,广播内容均为提前录制……这样的带货“灰广播”,在很多正规广播电台大量存在,事实上已经涉嫌违法。广播电台不仅可能因此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如果经销商涉嫌犯罪,电台明知却提供播出平台,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共同犯罪。

  一方面,广电部门和广告执法部门,应该加大对此类“灰广播”直播带货乱象的打击力度,不让伪造热线直播成为一种普遍常态;另一方面,检察机关也应依法发起行政公益诉讼,督促不作为的行政机关尽职履责。

  “灰广播”带货,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伪造成电台直播节目,虚构听众打进热线,一唱一和夸大宣传,骗取听众交付钱财,本质上已经是一种诈骗犯罪行为,早该进行整顿了。与此同时,广播电台作为新闻单位,千万不能为了一点广告收入,沦为骗子的帮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