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日,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关于预制菜的争论,将这一食品工业化产物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一边是预计2025年将达到6173亿元、年增速超27%的巨大市场,另一边却是消费者“吃得不明不白”的普遍焦虑。预制菜本身并非“原罪”,但其背后隐藏的信息不透明、知情权缺失等问题,却成为横亘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关键障碍。(9月16日《法治日报》)
当前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抵触,很大程度上并非针对产品本身,而是针对被隐瞒、被模糊的消费体验。不少餐饮店出餐速度快至两三分钟,却无一主动告知菜品属于预制;一些商家一边以“现炒现卖”为卖点,一边悄悄使用预制包加热出品;更有甚者,将预制菜以现做菜的价格销售,甚至推出价格不菲的“预制儿童餐”。这类缺乏透明度的经营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透支了整个行业的信任基础。
令人欣慰的是,政策层面已开始行动。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也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征求意见。这些举措为行业规范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未来几年,预制菜市场将告别“野蛮生长”,昂首迈入“品牌竞争”的新篇章。当你在餐馆点餐时,菜单上是否使用预制菜的明确标识,将成为你对美食选择的新依据。(文字:杨阳/漫画:滕嘉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11日【丝路漫评】斩断伸向家长的诈骗黑手
- 2025年09月05日【丝路漫评】警惕“培训贷”陷阱
- 2025年08月29日【丝路漫评】油枪可以校正,击碎的信任呢?
- 2025年08月21日【丝路漫评】根治“假科普”保障“真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