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提高,医疗科普正成为一些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密码”。然而,《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其背后隐藏着一些MCN机构(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内容生产、运营推广、商业变现等全链条服务的组织)精心设计的商业变现链条。
这些机构批量孵化“网红医生”IP:点赞上万的科普视频,可能出自不懂医术的“专职写手”;而一些有平台认证的“权威”医生,实则是被运营公司操纵的“摆拍演员”,观众长期接触这类“假科普”,很容易产生错误认知,轻信一些未经科学验证的“偏方”,延误正规治疗,危害身体健康。
根治“假科普”,必须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出台运行规范,明确网络医疗科普的准入门槛,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约束,督促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切实发挥平台行业自治作用,压缩“假科普”的生存空间。(文字:任彩玲/漫画:滕嘉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14日【丝路漫评】方便之地,让女性更“方便”
- 2025年08月08日【丝路漫评】当心“馅饼”变“陷阱”
- 2025年08月01日【丝路漫评】警惕超低价“奢侈品”骗局
- 2025年07月24日【丝路漫评】文物岂能以商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