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育兵
新一年的人才补贴都已开始申请,去年的补贴却还没影?日前,山东省海阳市有网友反映,2024年的人才补贴尚未发放。官方回应称,经协调,资金将于2025年11月20日前拨付。一纸回应,将兑现期限推迟至一年半后,令人愕然。(9月17日澎湃新闻)
人才补贴拖欠并非孤例。湖南江永县有网友表示,当地人才引进补贴已拖欠8个月,部分单位甚至才发到2023年12月。购房补贴遭遇拖欠。两地情况折射出一个共性问题:地方人才政策正面临兑现危机。
人才补贴和购房补贴是地方政府在人才竞争中作出的战略投资与诚意体现,旨在通过真金白银降低人才的安家立业成本,从而吸引和留住关键人才,优化人口结构,为城市的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核心动能,最终实现汇聚智力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目标。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既如此,为何人才补贴迟迟难以到账?两地回应指向同一症结:“缺钱”。多地同时出现拖欠,绝非偶然。这既反映出当前部分地方财政面临的窘境,也暴露了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时对财政可持续性评估不足,导致“承诺时豪爽,兑现时困难”的尴尬局面。
人才补贴和购房补贴难以及时到账,受影响最大是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人才。他们可能正是基于这些优惠政策才决定安家落户,补贴拖欠直接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规划和财务安排,加重了他们的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
更深远的是,此事考验着城市公信力。拖欠补贴,寒的是人才的心,伤的是地方政府招才引智的诚信根基。值得肯定的是,两地政府都表现出道歉和解释的态度,体现了解决问题的诚意。然而,无论是海阳市的“2025年11月前发放”,还是江永县的“循序渐进,逐步解决”,对亟需用钱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方案仍显得过于漫长和模糊。
问题暴露出来了,关键在于如何解决。除了“筹措资金”,地方政府更需要思考长效机制。未来制定任何现金补贴类政策,必须进行严格的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从人才引进政策来说,是否可以设立人才专项基金,专款专用,避免与其他支出混同。
这一问题集中出现在县级,也反映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上级财政是否可以对财力薄弱但有人才引进刚需的地区给予一定的转移支付或支持,也可以思考。
此事给所有地方政府敲响警钟:吸引人才不能只靠“画饼”,更要有“烙饼”的实在能力和诚信。妥善解决补贴拖欠问题,不仅关乎人才切身利益,更关乎一座城市的长远信誉和发展未来。须知,人才选择一座城市,也是在投资它的未来与诚信。这场特殊的“信任考验”,需要各地用行动来作答。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18日【丝路话语】遏制“天价”月饼需要精准打击
- 2025年09月18日【丝路话语】禁止涉毒艺人复出,这条底线必须守住
- 2025年09月17日【丝路话语】预制菜不能扭扭捏捏,要大大方方
- 2025年09月17日【丝路话语】必须堵住“踩一脚就殒命”背后的安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