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德斌
近期,四部门专题研究做好遏制“天价”月饼工作。今年以来,四部门加强源头治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作用,加强对生产、销售企业的政策宣贯,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并对各地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2025年遏制“天价”月饼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下一步,四部门将指导各地有关部门强化监测分析,加强市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加大重点领域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9月16日《工人日报》)
“天价”月饼乃是过街老鼠,年年过节、年年喊打。综合各种情况来看,历经多年治理,以及月饼包装国标的约束,遏制“天价”月饼的措施整体效果显著,明面上的“天价”月饼已难觅踪迹,但电商平台上的伪装销售、礼品公司的隐秘流通等乱象依旧。显然,“天价”月饼已潜入深水区,唯有实施精准打击,才能彻底铲除其生存土壤。
“天价”月饼之所以屡禁不止,根源在于其背后隐藏的送礼文化与灰色利益输送。在商家的包装与营销下,“天价”月饼已经发生异化,不再只是传统应节食品,更成为人情往来乃至利益勾兑的载体。部分商家看准这方面的需求,以定制为名行高价之实,搭配名酒、茶叶甚至金条等,将普通月饼包装成奢华礼品,逃避监管。此类交易隐蔽性强、取证困难,给执法带来新挑战。
因此,若要彻底根治“天价”月饼顽疾,必须推动监管升级,实施精准打击。一方面,需要紧盯线上渠道,加强对电商平台、社交软件、小程序等新型销售模式的监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甄别异常交易,锁定高风险卖家。可建立电商平台数据监测机制,对标注“中式糕点”却具备月饼特征的商品、异常高额运费、拆分订单等可疑行为设置智能预警,以打击变相突破价格限制的违规行为。另一方面,要关注线下隐蔽路径,加强巡查礼品公司、会员制商店、高端酒店等,针对定制礼品业务进行溯源追查,提高违法成本。
当前,“天价”月饼已成为滋生奢靡之风、腐败行为的温床,纪检监察机关需紧盯背后的“四风”问题,严查利用月饼兑换卡券进行利益勾兑的违法违规行为,斩断灰色利益链条。针对“天价”月饼的隐秘性销售特征,还可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引入“吹哨人”机制,并对提供有效线索的举报人给予奖励,形成“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同时,可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对屡教不改的企业予以公开曝光、信用惩戒、限制融资等,形成更强大的震慑效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18日【丝路话语】禁止涉毒艺人复出,这条底线必须守住
- 2025年09月17日【丝路话语】预制菜不能扭扭捏捏,要大大方方
- 2025年09月17日【丝路话语】必须堵住“踩一脚就殒命”背后的安全漏洞
- 2025年09月17日【丝路话语】2790元教辅费被质疑,问题出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