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治日报》曝光了电商平台1元“金项链”、0.99元“翡翠挂坠”等超低价商品的骗局,这些所谓“福利商品”的运作模式暴露出三大问题:其一,商家通过“足金”“天然翡翠”等专业术语制造认知偏差,实则销售镀金饰品或人工合成品;其二,利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设置鉴定时间差,消费者收到实物时链接已失效;其三,平台审核流于形式,使“文字游戏”式宣传得以存活。
这类商品打着“福利”旗号,精准抓住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和贪便宜心态。但剥开低价外衣,所谓“奢侈品”实为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暴露出电商营销中的诸多乱象。
要根治这类乱象,需构建多方共治的监管体系。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虚假宣传的打击力度,电商平台需强化商品审核与溯源机制,消费者也应摒弃“捡漏”幻想,理性消费。唯有如此,才能让“低价福利”的骗局无所遁形,还电商市场一片清朗。(文字:曹旭/漫画:翁伟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24日【丝路漫评】文物岂能以商品卖?
- 2025年07月17日【丝路漫评】数据安全无小事
- 2025年07月11日【丝路漫评】“听话的优等生”并非教育的价值
- 2025年07月04日【丝路漫评】正视AI填志愿“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