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德淇
7月23日,一场悲剧突如其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金黄金控股子公司选矿厂参观学习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生命戛然而止,另有1名老师受伤。目前,属地党委政府、东北大学、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开展善后处置工作。(7月24日《羊城晚报》)
这起事件,刺痛了无数人的心,也重重敲响了安全警钟。6名大学生本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一次普通的参观学习,却成了他们生命的终点。
悲剧发生后,中金黄金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表达哀悼与慰问,后续调查与处置工作也正在开展。但这些远不足以抚平伤痛,更无法抵消生命逝去的沉重代价。
安全车间为何变成吞噬生命的“黑洞”?据报道,事发选矿厂今年2月刚更换过格栅板,曾宣称实现“零事故”安全目标。如今,一块脱落的格栅板,无情戳破了这些虚假的安全泡沫。是格栅板质量不过关,在材质选择、生产工艺上存在缺陷?是安装有疏漏,没有按照规范要求固定,留下了松动的隐患?还是日常维护敷衍了事,没有定期检查,未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这些问题亟待彻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过。
浮选槽本就是工业高危区域,矿浆水含悬浮物、化学药剂和重金属离子,腐蚀性强、温度高,人一旦坠入,几乎没有生还可能。如此危险的场所,企业安排学生参观时,相关方面显然未能做好充分的安全评估与防护,现场专业引导的缺位、安全宣教的不足,以及对7人同时站立时格栅板承重能力的漠视,都暴露了管理上的严重疏漏。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疏忽,更是对生命安全的极大漠视。根据《安全生产法》,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若存在失职行为,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从学校角度看,实习、参观是教学重要环节,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但绝不能以学生生命安全为代价。安排学生前往高危生产一线,学校必须尽到谨慎的组织与管理责任。这意味着要提前对参观企业的安全状况进行严格考察,要求带队老师具备足够的应急处置能力,能够在突发情况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学生要接受系统有效的安全教育,了解潜在风险和自我保护方法。若只是将实习参观当作“走过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安全保障,学校无疑在这场悲剧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起事件背后,既是企业安全生产防线的失守,也是学校安全管理链条的断裂。企业不能将“安全第一”停留在口号上,而要落实到每一次设备维护、每一项操作规范、每一个风险提醒中。学校不能把实习参观变成“盖章任务”,而要在实践教学中,将安全意识深植于学生心中,贯穿于流程始终。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起悲剧是对漠视安全的严厉惩罚,也是对所有企业和学校的郑重警示。
眼下,全面深入的调查刻不容缓。必须查清事故原因,明确各方责任,给遇难学生和家属一个交代,也给社会一个真相。更重要的是,所有企业和学校都应从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强化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真正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工作与教学中。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校园安全,责任如山。这起悲剧已经发生,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可以通过这次事件,加强警醒,重视安全。愿逝者安息,愿此类悲剧,不再重演。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24日【丝路话语】警惕“招转培”收割“智商税”
- 2025年07月24日【丝路话语】公职人员下班后送外卖,没啥不好的
- 2025年07月24日【丝路话语】“妈妈岗”不妨升级为“政企共建岗”
- 2025年07月24日【丝路话语】喜报变“悲报”:教育功利化何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