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育兵
河南巩义的柴女士在两年间为“大师”的十几次“法事”支付80余万元时,她或许从未想过,这场“逆天改命”的幻梦,最终只改了自己银行账户的余额。这起令人唏嘘的诈骗案,撕开了封建迷信骗局的伪装,也照见了现代人在困境中对“捷径”的盲目渴求。(7月15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柴女士的遭遇并非偶然。从女儿夜啼时病急乱投医,到被“大师”精准“算中”丈夫出轨,再到为挽回婚姻、争夺财产一次次重金求“法”,她的每一步都踩在骗子精心布设的心理陷阱上。那位刘姓“大师”的伎俩并不高明:不过是靠着对家庭矛盾的大胆猜测(“丈夫不回家、不管孩子”),用“桃花债”“童子煞”等玄虚术语故弄玄虚,再以“法事失败”“需更高阶仪式”等话术不断加码。而真正让骗局得逞的,是柴女士在育儿压力、情感破裂中的无助——当现实难题超出自身应对能力时,人们往往愿意相信存在一种超自然力量,能替自己“摆平一切”。
此类骗局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江苏王女士五年间向“泫棋道人”供奉94万元,只为求得“家庭和睦”;某地一位老人为“化解灾劫”,将毕生积蓄交由“大师”“开光”,最终血本无归。这些案例的共性在于,骗子都精准拿捏了受害者的心理软肋:或是对疾病的恐惧,或是对财富的焦虑,或是对情感的执念。他们用“你不敢说的话”(比如戳破婚姻裂痕)、“你不敢做的事”(比如主动争取利益)获取信任,再用“改命”“消灾”的空头支票,将受害者的钱包与希望一同掏空。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些骗局正在披上更隐蔽的外衣。有的“大师”不再穿道袍、设神坛,而是化身“情感导师”“人生顾问”,用星座、塔罗、“能量磁场”等新包装延续旧套路;有的甚至线上“远程做法”,通过视频展示焚香、画符,就能骗取数万元“功德费”。但万变不离其宗,他们始终在贩卖同一个谎言:你可以不必努力,只需花钱,就能跳过困境直达坦途。
戳破这类骗局,需要用理性驱散迷信的阴霾。从社会层面看,科普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反对封建迷信”的口号上,更要教会人们识别“心理操控术”——那些动辄用“灾劫”“报应”恐吓你,用“速效解决”诱惑你的,本质上都是利用人性弱点的牟利者。执法部门更需利剑高悬,不仅要打击具体诈骗行为,更要深挖“大师”背后的产业链,让装神弄鬼者付出沉重代价。
而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改命”从不在神坛上,而在面对困境的清醒与勇气中。柴女士最终能要回财产,靠的不是“法事”加持,而是自己与前夫的协商博弈;生活中的难题,从来没有“一键消除”的咒语,唯有直面问题的智慧与行动力。正如那句老话:命运的方向盘,永远握在自己手里。
当我们不再寄望于“大师”的指点,而是相信自己的判断;不再幻想“逆天改命”的奇迹,而是脚踏实地解决问题,那些披着“玄学”外衣的骗局,自然会失去生存的土壤。毕竟,能改写人生的从来不是焚香画符的仪式,而是每个清醒时刻的坚定选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17日【丝路话语】砸坏记者采访设备,“冲动”不是挡箭牌
- 2025年07月15日【丝路话语】合力斩断“强迫购物”黑手
- 2025年07月15日【丝路话语】别让“抢单外挂”搅乱公平市场
- 2025年07月15日【丝路话语】管不住“小缝隙”就会钻出“大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