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学生不报清北,老师该为这份清醒喝彩

 2025/07/09/ 10:10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王军荣

  □ 王军荣

  近日,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发生了一起因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引发的争议事件。该校一名老师在微信群中因3名学生未填报北大清华而愤怒解散群聊,此事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随着事件的发酵,瑞昌市第一中学对此发布情况说明:涉事老师检讨致歉,3名学生也已按自己意愿填报志愿。(7月8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高考考出优异成绩,且分数足以填报清北,一旦学生志愿填报被成功录取,学校将因此新增3个清北录取名额,老师也会收获不菲的奖励,包括奖金、评优评先等,实现名利双收。这本是无比荣光的事,可学生竟然“不听话”,没有填报清北,导致老师情绪失控,出现言语不当的行为。其实,学生不报清北,老师更该为这份清醒喝彩,而非生气。

  老师该点赞学生的理智和清醒,不是每一个优秀生都适合清北。虽然学生考出了优异成绩,但如果专业不对口,大学四年就会过得很痛苦。因不喜所学专业而从清北退学的学生并非个例。学生不报清北,显然经过了慎重思考。要知道,清北对于每一个优秀学生而言都是梦想,可这3个学生并没有盲目追随,而是经过仔细考量后决定不报清北,这份清醒值得喝彩。

  老师该为学生拒绝清北的勇气喝彩。面对极有可能考上的清北,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拒绝。正因为学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追求什么、明白自己最适合的专业,他们才有这份底气。学生如此自主独立,老师难道不该高兴吗?

  老师因过度功利,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才会心生愤怒。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出几个清北学生,而是培养出能独立思考的人。学生能够坚持不报清北,何尝不是教育成功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也该感到欣慰。老师和学校或许失去了3个清北学生,却收获了3个拥有独立人格的成功者,这才是育人的真谛。真正优秀的老师,会尊重学生的选择,呵护学生的权利,而非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

  家长们在事件中的态度也值得关注。他们坚定地站在孩子一边,支持孩子的自主选择,这说明家长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渐转变,更加尊重孩子的意愿,重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当然,教师的愤怒也与功利的评价体系有关。僵硬的清北指标让老师失去了理智,最终斯文扫地。若想让老师回归儒雅,类似清北录取率这样的单一指标,或许到了该被摒弃的时候。

  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基于兴趣选择专业,而非盲从名校光环;当教育从“名校崇拜”转向“专业深耕”,最终受益的将是整个教育体系。老师该为学生清醒的选择感到高兴:培养出懂得规划人生的“掌舵者”,远比输送多少名校生源更值得骄傲。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