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忠德
黄河之滨,金城七月,丝路驼铃再响,兰洽盛会如约而至。这场以“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繁荣”为主题的经贸盛宴,不仅是甘肃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更是观察西部高质量发展的窗口。从祁连山下到陇东塬上,从河西走廊到陇东南腹地,甘肃正以兰洽会为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新时代的开放浪潮中破浪前行,展现出不凡的活力与潜力。
历经三十载淬炼,兰洽会已从地方性展会华丽转身,成为甘肃对外开放的“金名片”。回顾过去30届兰洽会的迭代升级,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地域限制。去年签约的1325个项目中,截至今年5月,近八成已开工建设,总投资额高达2453.3亿元,为陇原大地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这组数据背后,是戈壁滩上拔地而起的新能源基地,是车间内繁忙运转的智能生产线,是甘肃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作为“强省会”战略的核心,兰州2024年招商引资多项指标全省领跑,城关区130亿元项目矩阵、红古区50亿元产业集群,印证着兰洽会从“签协议”到“见实效”的质变——它不再是简单的商品交易平台,更成了甘肃破解“内陆封闭”的钥匙,让这片土地从“丝路驿站”真正蜕变为“开放枢纽”。
本届兰洽会的新意,藏在每一个精心设计的细节里。国际范儿不只是噱头:50个参展参会国家的代表要谈的不是虚礼,而是矿产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的实在合作,“一带一路”在这里有了具体的产业模样。区域协同看得见摸得着:14个市州产业馆各亮家底,定西马铃薯、陇南橄榄油、兰州生物医药在专业馆同台竞技,主题市机制让“一核三带”从规划图变成了产业链上的分工协作。产业升级抓得准:盯着“14+1”产业链搞招商,新能源装备对接会、央企合作洽谈会,每一场都瞄准“补链”“强链”,要让甘肃的产业从“有规模”向“有竞争力”跨越。渠道拓展有突破:国家级商协会首次组团考察,“三个500强”企业带着投资清单来,这哪是参会,分明是来“选赛道”“落子布局”。
硬核举措,激活发展新动能。甘肃的开放从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破冰”行动。“引大引强引头部”有章法:省级领导带着“三张图谱”上门招商,企业遇难题有“六必访”兜底,今年前5月2969亿元到位资金、75家“三个500强”落地。营商环境在真改善:“甘快办”让审批提速,“扫码入企”让监管透明,19亿条信用信息织成“信任网”,红古区的方大炭素、城关区的创新企业,这些用脚投票的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他们留下,就是因为在这里能安心赚钱、踏实发展。
七月的兰州,黄河水奔腾不息,恰似甘肃开放的势头不可阻挡。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已启幕,它不仅是经贸交流的盛会,更是一个鲜明的信号:甘肃正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机遇,用更务实的行动承接产业转移。当印尼的棕榈油遇上甘肃的生物科技,当东部的资本牵手西部的资源,这片土地生长的不只是项目,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可能。
这场盛会播下的“金种子”,必将在陇原大地生根发芽。从国际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从“七地一屏一通道”的战略布局到“一核三带”的协同发展,甘肃的开放之路必将越走越宽。而兰洽会,也将继续见证甘肃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在共享机遇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繁荣篇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05日【丝路话语】深夜亮灯处,藏着最浓的烟火情
- 2025年07月05日【丝路话语】人才引进“在同一个地方跌倒”,魔幻剧情何以上演?
- 2025年07月05日【丝路话语】给14岁“熊孩子”念“紧箍咒”是约束更是导航
- 2025年07月05日【丝路话语】助力“个转企”,转出市场主体“进化”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