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人才引进“在同一个地方跌倒”,魔幻剧情何以上演?

 2025/07/05/ 20:22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陈广江

  □ 陈广江

  人才引进被举报中止,再招考入围名单与此前一致?

  据内蒙古包头市融媒体中心消息,7月4日,包头市委讲师团发布通报:“关注到网络上反映我团人才引进中有关问题,我团高度重视,已依法依规启动调查程序,并将及时通报。”

  据此前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反映,2023年12月,包头市委讲师团曾面向社会公开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当时因被举报中止。2025年2月发布的公示名单中,3名通过面试的考生姓名,与此前因举报被中止时入围面试的考生姓名完全一致。对此,包头市委讲师团相关工作人员称,情况属实,具体原因“不清楚”。

  谚语云,人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但现实中,“吃一堑不长一智”的现象并不鲜见,包头市委讲师团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窘境。

  2023年招聘时因被举报而中止,2025年再次招聘时入围名单“原封不动”,如此魔幻剧情,恐怕连编剧都不敢写。

  不仅如此,岗位年龄要求也疑似有猫腻。比如,某岗位2023年要求应聘者年龄38周岁以下,2025年再招聘时要求40周岁以下。

  如果说是巧合,这也太巧了,巧到了匪夷所思、违反常识的程度。事出反常必有妖,面对如此反常的情况,公众自然怀疑招聘中存在“萝卜招聘”“因人画像”问题,而且一些人胆大妄为、肆无忌惮。

  有网友调侃,两次入围的这三名人才究竟有多么“稀缺”,才会让包头市委讲师团如此“青睐”?还有网友质疑,真以为过了风头,就可以如法炮制了?这显然打错了算盘,谁低估“群众雪亮的眼睛”,谁将付出代价。

  魔幻剧情是怎么上演的?对此,包头市委讲师团工作人员称“不知情”,而主管部门包头市委宣传部则表示“不负责考试过程”。这也意味着,招聘过程缺乏有效监督,留下了很大的自主操作乃至暗箱操作的空间。

  与一般的事业单位招聘不同,此类人才引进不设笔试,而是直接进入面试,面试过程由招聘单位负责。对于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专业人才,不设笔试可以理解,但这种存在制度性缺陷的招聘模式,也在客观上为“萝卜招聘”埋下了伏笔。

  更应追问的是,2023年因被举报而中止招聘后,相关责任人有没有被问责,涉事单位有没有吸取教训、积极整改?从一定程度上讲,“萝卜招聘”屡禁不止,与问责不到位、违规成本低存在很大关系。

  两轮人才引进,以如出一辙的方式“翻车”,已让招聘的严肃性、公平性和公信力岌岌可危、荡然无存,俨然成了一场闹剧。不过,这也恰恰证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好的防火墙,谁也别想在公众眼皮底下暗箱操作。

  在此事已引发广泛关注和质疑的情况下,包头市委讲师团自查自纠恐怕难以服众,纪检监察部门应及时介入,彻查两轮招聘过程中的重重疑点,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给社会一个交代。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