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甘媒视角

【微言】打通环保行动“最后一公里”

 2025/06/03/ 18:33 来源:新甘肃-每日甘肃网 蒋蕊

  □蒋蕊

  近日,一则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张家界慈利县杨家坡溶洞在短短7天内打捞出2.7吨垃圾。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部分人群环保意识的淡薄,更敲响了保护自然环境的警钟。

  溶洞作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本应是人类敬畏与呵护的对象。然而,杨家坡天坑溶洞内却有很多塑料瓶、食品包装袋、生活杂物等各类垃圾,令人触目惊心。这些垃圾不仅破坏了溶洞的自然景观,更对溶洞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这一事件显得尤为刺眼,它提醒人们,尽管环保宣传不断,但仍有部分人对环境保护漠不关心,甚至将自然界视为垃圾场。这种行为不仅不利于生态环保,更与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背道而驰。

  面对这类事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谴责和震惊上,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敏感区域的监管力度,设立明确的警示标识,禁止游客随意丢弃垃圾,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从源头上遏制垃圾的产生。其次,要让环保宣传真正走进人们的心里,让人们意识到每一个塑料瓶、每一个食品包装袋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再次,每个人应从自身做起,无论是旅游还是日常出行都要做到“垃圾不落地”,将环保行动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环保意识的“最后一公里”,并非遥不可及的距离,它需要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去打通,将内心的环保理念真正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