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安排补考是对见义勇为的最好褒奖

 2025/05/15/ 22:05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陈广江

  □ 陈广江

  近日,“小伙因救人错过春季高考语文考试”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关注。

  5月14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消息:5月10日一早,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考生姜某在与同学乘车赴考点途中,因抢救并护送突发心梗的同学就医耽误参加首场语文考试。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将按照规定程序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某参加考试。

  一场考试与一条生命的抉择,让18岁的山东小伙姜昭鹏站上了舆论的焦点。在全网“安排补考”的呼声中,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态度很快发生改变——从此前的“按规定无法补考”转为“启用副题,安排补考”。这一决定看似打破常规,实则传递了一个清晰而有力的信号。“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规则与人性相遇时,制度应当为善意留下一扇窗。

  考试制度的严肃性不容置疑,但制度的终极目标始终是服务于人。姜昭鹏的缺考并非因疏忽或逃避,而是源于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若机械执行“迟到不得入场”的规定,虽维护了程序正义,却可能让善意陷入冰冷的困境。山东省招考院的补考决定展现了制度温度,在坚持原则的同时,给予人性化变通的空间。这并非对规则的破坏,而是对规则内涵的深化。真正的公平,应包容那些因高尚选择而暂时偏离轨道的人。

  “考试可以重来,但生命只有一次。”姜昭鹏的朴素回应,道出了比分数更重要的价值取向。教育培养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更是健全的人格与担当的勇气。网友称他“交出了满分人生答卷”,正是因为他的选择触及了教育的本质。补考安排不仅是对姜昭鹏个人的认可,更是对“生命至上”这一朴素价值观的公开褒奖。社会为见义勇为者提供兜底保障,就是在告诉所有人:善良不会被辜负。

  姜昭鹏的急救技能源自学校的必修课程,他的果断行动则得益于日常德育的浸润。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将急救培训纳入教学体系,让“人人能急救、个个会应急”成为现实。因此,补考决策背后亦是对教育成果的肯定。社会需要的不只是高分的考生,更是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公民。

  从阿里公益颁发万元奖励,到相关部门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再到招考院打破惯例安排补考,这场救援行动串联起个体善意、制度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多维互动。每一个环节都在传递一个共识,即助人者的勇气值得被呵护,集体的善意需要被激活。这种正向反馈将形成涟漪效应,激励更多人在他人危难时放下顾虑、伸出援手。

  总之,安排补考的价值,早已超越了对一名考生的补偿。这是一场关于“何为重要”的公共讨论,也是一次对人性本善的集体致敬。规则为善良让路,并非弱化制度的权威,而是让人性的光辉照亮制度的边界。姜昭鹏的故事提醒社会:人生的考场从不局限于教室,而在每一个直面善恶抉择的瞬间。社会对善举的每一次肯定,都是在为未来播种更多希望的种子。

  据报道,眼下姜昭鹏正全力准备考试。无论最终考试成绩如何,都不会消解补考的意义和价值。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