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未成年网红跳擦边舞拷问平台责任

 2025/03/27/ 11:58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陈广江

  陈广江

  “希望小孩子不要跳这种擦边舞蹈,跳跳手势舞就可以了。”近日,有网友吐槽在网络平台刷到未成年人跳擦边舞的视频,评论区中还有不少低俗评论。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查发现,多个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确有不少疑似小学生、初中生的“网红”用户发布性感舞蹈、性感变装等视频内容,且收获了较高的流量;另疑有未成年人涉足“代跳(舞蹈)”业务圈子,或存在软色情擦边风险。(3月26日《南方都市报》)

  未成年人屡遭网络软色情侵袭,早已不是什么新问题。孩子心智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平台对儿童软色情的审核标准比较模糊,为追求流量还会倾向于推荐低俗、不良内容来吸引眼球。说白了,未成年网红跳擦边舞,是对平台责任的拷问。

  平台的核心逻辑是流量为王,算法通过计算用户停留时长和互动数据,将内容精准推送给潜在受众。然而,这一机制在追逐用户黏性的过程中,逐渐异化为低俗内容的放大器。小孩跳擦边舞视频因猎奇性和争议性容易获得高点击量,算法便将其推至更多用户首页,于是形成了“高点击量-高推荐量”的恶性循环,进而导致平台内容生态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尽管多数平台声称禁止儿童软色情内容,但实际操作中,露脐装、扭胯舞等擦边元素往往被归入灰色地带。部分审核人员对儿童特殊身份缺乏敏感度,将未成年人穿着暴露、动作挑逗视为“普通用户行为”,导致大量问题视频漏网。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平台为规避监管,采取“事后删除”而非“事前拦截”策略,本质上是以牺牲儿童权益为代价换取流量增长。审核机制的失效,让平台在儿童保护的关键环节上彻底失守。

  “代跳”业务的兴起,将未成年人推向更危险的边缘。这项服务允许买家定制舞蹈动作、服装风格甚至擦边程度,本质是将未成年人的身体转化为可交易的“商品”。部分未成年人因缺乏判断力,将“接单赚钱”视为一种成就感,却未意识到自己正沦为他人满足低俗需求的工具。而评论区中“要胸大的”“收擦边的”等交易暗语,更是将网络性骚扰的触角伸向未成年人。平台纵容此类交易,无异于为隔空猥亵提供温床。

  平台常以“技术中立”为借口推卸责任,但技术的使用过程必然包含价值选择。算法推荐和审核规则直接影响数亿用户的内容消费,平台必须承担起守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义务。这需从三方面入手:其一,优化算法逻辑,降低低俗内容的推荐权重,为优质内容提供流量扶持;其二,建立针对未成年人的专项审核机制,对涉及儿童的内容采取更高标准;其三,完善举报和追责体系,对诱导未成年人参与擦边内容制作的账号和买家实施封禁与法律追责。

  未成年人的世界不应被流量与欲望裹挟。平台手握技术与规则的支配权,若放任低俗内容侵蚀儿童世界,便是在数字时代的道德考场上交白卷。将“保护”置于“流量”之上,让技术成为过滤不良信息的筛网而非催生乱象的推手,这是平台的义务,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唯有如此,方能让虚拟世界中的每一张稚嫩面孔,都能在健康的环境中生长。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