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江
都说爱心不分大小,为什么两笔10元的捐款会被嫌弃?
据报道,1月21日,山东济宁的刘女士发帖称,当地一家公益团队在志愿者群发布了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募捐活动,文案中提到“请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一分也是爱”,于是刘女士的两个孩子准备每人捐10元零花钱,岂料对方没收款,并回复说“抠”,还表示以后10元不再收。刘女士投诉后,对方道了歉,但随后孩子被从志愿团体中移除。
这家名为“济宁晓娅慈善公益中心”的志愿团体的一连串“无脑操作”,令人大跌眼镜,心寒不已。
一边呼吁“请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一分也是爱”,一边把“嫌贫爱富”赤裸裸地写在脸上,被投诉后表面上“深表歉意”,但随手就把孩子从志愿团队中除名,做人做事,怎能如此心口不一?公益慈善的真谛,就在于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人人、时时、处处皆可为,让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河。让孩子参与到公益慈善活动之中,不仅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还可以为公益慈善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10元钱的确不算多,但孩子和家长的心比金子还珍贵。
爱心不分大小,不能用金钱来定义。涉事志愿团体嘴上也是这么说的,但心里不是这么想的,其言行“出卖”了他们的内心。相比“嫌贫爱富”、用金钱多少衡量爱心大小,涉事公益团队这种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对公益事业的伤害更大,影响也更恶劣。
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当人们看到这样的公益团队随意践踏爱心、亵渎公益时,公众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和信任必将遭受重创。据报道,刘女士将孩子被除名的信息发给当地民政局工作人员后,对方安慰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事实上,这不是“道”同不同的问题,而是对与错的问题。公开资料显示,济宁晓娅慈善公益中心是正式登记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其经营范围包括慈善救助、赈灾救助、公益援助、社会公共服务等。但是,当一些人说出“捐10元太抠”这样的话时,就已经背离了公益的初衷,也给自身带来了信任危机。
类似事件并非个例。现实中,一些公益组织、社会团体在组织实施公益活动时,往往过于注重金额的大小,甚至设立门槛,将小额捐赠者拒之门外。公益不是生意,公益团体应是一个汇聚爱心、传递温暖的平台,而非一个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的势利场。
总之,这种以金钱衡量爱心的做法,不仅扭曲了公益的本质,更寒了社会大众的心。鉴于此事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相关部门应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给社会一个交代。每一份爱心都值得被尊重,都应该被珍惜,一些志愿团体也该照照镜子了!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5年01月22日【丝路话语】别让“特供酒”坏了年味
- 2025年01月22日【丝路话语】丙类药品首发开辟药品保障惠民新通道
- 2025年01月22日【丝路话语】“二踢脚炸面粉”太危险,别只为了氛围感而忽视安全
- 2025年01月21日【丝路话语】“反向春运”热潮需要精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