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反向春运”热潮需要精心呵护

 2025/01/21/ 20:15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贺成

  贺成

  春运大幕拉开,返乡人群浩浩荡荡地涌入车站。年过六旬的王春喜和老伴却在“逆行”:经过近21个小时的车程,他们从老家吉林长春抵达江苏苏州,拎着装满红肠、木耳等年货的大包小包,准备在女儿工作的城市过个别样春节……(1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

  本质上说,不管正向反向,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哪儿都是团圆。但是,由于国人的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以及盘根错节的世俗观念,远在异乡的子女回家过年,到底还是固有常态。如今,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到“我来到你的城市”,“反向春运”正在90亿人次的跨区域流动中掀起新风潮,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可喜的改变,同时更值得精心呵护。

  有通信运营商数据分析指出,2024年春运,60周岁及以上人群出行量同比增长近30%,更多老人选择前往子女工作地团聚,他们来自四川、河北、湖北、湖南等省份,目的地则多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

  不难看出,“反向春运”的兴起,得益于老人“走得动”、更易走。以往年轻人过年回乡,不仅因为故乡情结,也因为许多老人行动不便、经济条件有限。如今,随着医疗条件改善、城乡发展差距缩小,农村与中小城市老人的生活水平已显著提升。

  同时,“反向春运”兴起,无论之于个人,还是之于社会,都是不无裨益的。近年来,春运期间不仅常常出现“一票难求”窘境,许多上班族的返乡时间成本也往往水涨船高,而“反向春运”线路,则票源丰富、票价较低。同程旅行发布的《2025春运旅行趋势报告》指出,不少消费者利用春运期间“潮汐”客流特征反向旅行过节,最高可节省50%至70%的机票费用。

  从社会角度考量,“反向春运”不仅能减少运输压力、增加上座率,有助于均衡配置运力,实现效益增长,还有助于城乡文化更好融合。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青年回乡过年时有“陌生感”“形式感”“孤独感”,匆匆待两天就离开,而父母到城市过年,能获得更长团聚时间,直观感受孩子生活环境,为孩子的奋斗感到自豪,互相增进理解,利于家庭生活新共识逐渐形成,更能感受城市的文化与氛围。

  特别是在不少城市在春节期间推出新兴文旅项目吸引访客的当下,“反向春运”逐渐变成“微度假”出游,这种新共识更是在孕育新机遇。

  只是,纵然“反向春运”热潮令人惊喜,但要持久“热”下去更需要呵护。具体说,不仅需要子女张开怀抱,更呼唤城市以包容与温情实现“双向奔赴”。毕竟,年迈父母适应能力有限,在城市难免会面临沟通障碍与“数字鸿沟”,而让老人有更好的过年体验更是涉及家庭经营与社会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