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保护利用并重 让文物“活起来”

 2025/01/10/ 08:14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刘纯银

  □ 刘纯银

  紫禁城、兵马俑、莫高窟、三星堆……千百年来,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递着民族的精神血脉,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深厚滋养。(1月6日《光明日报》)

  文物不可再生也不可替代,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提到,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向社会开放,合理确定开放时间和游客承载量,并向社会公布,积极为游客提供必要的便利。同时规定,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管所、考古遗址公园等单位,应当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讲解。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面向未来,如何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是各地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首先要加强管理。当前,随着文物安全机制的不断完善,各级各类文物资源保护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改进。今后一方面要加大新的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要依法打击文物犯罪等违法行为,切实纠正城乡建设中破坏文物的行为。同时,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建立完善文物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推进文物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其次要挖掘文物价值。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每一件文物都隐藏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就需要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员,加强研究,通过现代科技等手段挖掘文物价值,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正如专家所说:“做好文物工作的最高境界是让文物说话,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再次要提供优质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从“合理利用”到“有效利用”,特别是高新精尖技术为文物的传播和展示赋予了新的活力。如通过展览展示、文创产品、视频节目、舞剧等多种形式,可以把文物的价值内涵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大众发现和了解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传播得更远。为此,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明确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利用文物资源,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向社会开放。规定各级各类文博单位要通过举办展览、科学研究、文化创意等活动,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让文物更好地“活起来”,这也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文物工作者的创新性和创造力。

  文物承载历史,映照当下,启迪未来。深入挖掘文物价值,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脉在创新中赓续绵延。期待各地以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为抓手,贯彻落实“保护第一”理念,让文物展现时代新韵、焕发蓬勃生机,以文物保护利用绘就文化传承发展新画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