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成
据新华社消息,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11月25日联合发布5件反家庭暴力犯罪典型案例,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反家庭暴力的关注和重视,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等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对施暴者、潜在施暴者形成有力震慑。
一直以来,家庭暴力饱受社会公众诟病,反家庭暴力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和推进。然而,家庭暴力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隐蔽性,现实中时有发生。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也被称为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此次发布的5件典型案例,罪名涉及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虐待罪等较为典型的家庭暴力犯罪;犯罪对象既包括家庭成员,也包括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员;类型除了最为常见的“打老婆”“打孩子”外,还包括家暴引发的杀人犯罪以及因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被追究刑事责任等。这些,显然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其实,家庭暴力因素再多、情形再复杂、行为再隐蔽,对其并非就是束手无策,而是要进一步搞清规律,进而实现精准施策,形成有力有效的治理合力。
同时,作为社会个体,也当提高对家庭暴力的认识,不做家庭暴力的“施暴者”,避免做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争做家庭暴力的监督者。
尤其是,当家庭出现暴力倾向时,要严肃审视其原因,当家庭暴力发生后,不要抱侥幸心理,学会自我保护,积极寻求相关援助。
我们应该看到,此次发布的5件案例,本质上体现了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倡导受害者积极寻求法律保护、坚决捍卫人身安全、呼吁重视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和救助的理念和做法。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暴力是对家庭最大的破坏和伤害,更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严重破坏和伤害。对于家庭暴力,在家庭内要“零容忍”,在社会中也要形成“零容忍”。
近年来,反家庭暴力已经有了相对健全的机制,社会对家庭暴力的反对也态度鲜明。只要不断完善治理措施,把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让家庭暴力成为“过街老鼠”,就绝不可能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11月23日【丝路话语】让黄河之水清如许,绘就生态甘肃新蓝图
- 2024年11月23日【丝路话语】封杀“条纹哥”,让丑行终止、车展纯粹
- 2024年11月21日【丝路话语】“员工禁收彩礼”,企业可倡导但不能粗暴干涉
- 2024年11月21日【丝路话语】“表演性学习”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