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
近年来,不少城市出现一种新的公共学习空间——付费自习室。这种自习室的用户大多是专门准备“考公”“考编”“考研”的年轻人。付费自习室虽然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也成为一些人远离家的自由地、一个逃避压力的新场所,不少年轻人在这里“表演性学习”。(11月21日《中国妇女报》)
可以认为,“表演性学习”现象折射出当前一些待业青年存在的焦虑与迷茫,他们试图通过营造一种“我正在努力”的表象来减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换言之,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它反映了待业青年内心的焦虑与负罪感。这些青年并非真正投入学习,而是试图通过维持某种外在的仪式感或形象来缓解内在的焦虑感。尽管其在短期内可以为年轻人提供暂时的心理安慰,但长此以往,不仅学习效率堪忧,浪费了大好时光,更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破解之道,除了社会各方的抚慰与帮扶,还在于年轻人自身的“觉醒”。首先应进行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青年人可以通过每日反思和记录学习进度的方式,真实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避免在无效的“表演性学习”中浪费时间。
其次,保持适度社交和增强情感支持是对抗孤独、焦虑的良方。自习室虽然是备考的好环境,但长期处于孤立状态会加剧心理问题。青年们应积极寻求与家人、朋友以及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交流,通过情感支持缓解备考压力,保持适度的社交,防止脱离现实。
另外,青年们还应设立可行的、阶段性的目标,而非给自己施加过高的压力,可沉下心来思考,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并付诸行动。无论在哪里学习,都应规律作息,保持运动,学习情绪和压力管理。
无论如何,“表演性学习”不可取。躲避可以避一时避不了一世。人终归是要学着自己长大,去面对得失,去经历挫折,去接受人生的欢喜与不如意。青年需要做的是在挫折面前不气馁、不放弃,通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查找自己的短板,提升自己的弱项,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从挫折教训中取得经验,收获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是躲在一隅品味孤独。
网上有这样一个唯美的句子: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就有风。成功的喜悦源于真正的努力,若我们自身不够高,看不到前方的风景,那就努力跑起来、跳起来,也许这样就能看见远处的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11月21日【丝路话语】多建一些无性别公厕,破解公共场所女性“如厕难”
- 2024年11月21日【丝路话语】“趋利性执法”反证“检察护企”必要性
- 2024年11月21日【丝路话语】教唆学生轮流扇同学耳光,“以暴制暴”走向了教育反面
- 2024年11月20日【丝路话语】百雀羚急证清白,说服力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