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这场兼职研究员招聘:一个真敢写,一个真敢用

 2024/10/11/ 18:01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陈广江

  □ 陈广江

  近日,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陆续发布了该院多名研究人员的个人简历。其中,“95后”研究员赵子健简历中注明其拥有四个不同专业的博士以及两个博士后,还有22项社会兼职,受到舆论关注。10月10日晚,该研究院发文称,已暂停与赵子健的聘任关系,并对其学历学位开展核查。(10月11日澎湃新闻)

  这是一份足够炸裂、“亮瞎”人眼的简历:四个博士、两个博士后、若干硕士、24篇论文、22项社会兼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位研究员是一位不到30岁的“95后”小伙。这种情况,恐怕只能用“学术奇才”来形容。要知道,攻读博士学位并非易事,延期毕业也是常事。而这位“95后”小伙攻读博士学位,竟像探囊取物一样简单。

  事出反常必有妖。在这份令人叹为观止的简历中,不少信息经不起推敲。从学位授予情况来看,这位小伙所攻读的博士学位均来自境外高校。该研究院称,其四个博士学位中,一个已拿到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一个正在申请认证,另外两个是“在线博士”,这种学位拿不到认证。

  从社会兼职看,“北大博雅民营企业家智库特聘专家”“元培专家人才库高级智库专家”已被证实与北京大学无关,“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也被证实为子虚乌有。该研究院院长坦承,“他的社会职务信息,我们没有完全核实”。

  如果照这个节奏深挖下去,恐怕会有更多疑点浮出水面。这种情况下,该研究院暂停聘任、启动核查,是必要的纠偏。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0日下午,该研究院还公布了一则通知,解聘了10天前聘任的另一名助理研究员。在同一批招聘的30名研究人员中,一名助理研究员被解聘,一名研究员被暂停聘任,此次招聘工作的公信力已大打折扣,其他研究人员是否也存在问题,难免令人生疑。

  该研究院称,其为自收自支社会组织,所聘人员均为兼职。尽管如此,也不能有“捡到筐里就是菜”的心态。作为一家正规科研机构,无论招聘专职人员,还是兼职人员,都应严格把关,别让沽名钓誉、弄虚作假之辈混进来。

  目前看,该研究院的招聘制度存在漏洞。该研究院兼职研究人员采取特别邀请、个人申请、同行专家推荐三种方式加入,这位“95后”小伙属于个人申请。一份明显存在“水分”的简历能顺利通过审核,说明审核不严甚至流于形式。把名不副实的人聘为研究员,有损科研机构的形象,也会伤害科研环境。

  现实中,一些人虚构学历、头衔,混迹于各类科研机构、学术活动,借此巩固和抬升自身学术地位,进而招摇撞骗,捞取学术利益和经济利益。“魏新河事件”就是典型案例,该事件曾引起广泛关注。今年7月,冒牌教授魏新河因涉嫌招摇撞骗罪,被批准逮捕。前车之鉴不远,科研机构当引以为戒。

  总之,哪怕是招聘兼职人员,科研机构也应“挑挑拣拣”,严把“质量关”,别让行内人看了笑话。科研机构应当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反思自身招聘制度的不足,堵住漏洞、把好关口,别让浑水摸鱼者有机可乘。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