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丝路漫评

【丝路漫评】让政务号回归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2024/05/28 10:24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近期,昆明、长沙、西安、青岛、南京等地的一大批基层政务微信公众号、微博法人账号停止更新并启动注销程序。根据相关公告,这些政务号停更后,相关信息资讯、公示、公告等内容并入属地政府网站。梳理这些关停的政务号,不难发现,内容粗糙、脱离群众、疏于管理是共性问题。(据新华社)

  政务号是提供资讯发布、政策解读、对外宣传等功能的窗口,但一些政务新媒体“为了存在而存在”。比如重复建设,明明已经有了当地政府开发的政务APP,相关内容和服务完全可以统一发布,可不少单位仍然注册自己的新媒体账号;比如建而不用,更新信息不及时,空顶着官方的名头,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自说自话,与用户互动几乎为零,发布的内容要么来自官方新闻,要么就是领导的视察讲话,阅读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有的账号更是疏于日常管理,发布的内容有很多明显错误……此次关停的某个账号中,文章阅读量最高的一篇居然是“停更”声明。有网民吐槽,关注的账号长期不更新,与其僵尸般存在,不如关停了省心。

  那么,政务新媒体能不能搞?当然可以搞!网络时代,基层群众对政务信息发布、重大政策解读、公共服务响应、民众交流沟通,都有着强烈的需求。政务新媒体怎样来搞?用心来搞!回归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本质,把群众的需求当成办号的宗旨,这是不二法则。

  政务账号不在多,在精。让政务号回归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本质,才符合广大群众的热切期待。(文字:马莉/漫画:张睿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