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银
“别看这些水稻外形和杂草相似,它们的‘身价’可不一般。野生稻是水稻遗传育种的重要基因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资源,被称为水稻中的‘大熊猫’。” 农业科研工作者郑晓明告诉记者,这个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是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种质资源保存中心,保存能力达4万份。目前,已有21种野生稻1.3万份种质资源在这里“安家”。(1月11日《光明日报》)
粮稳天下安。14多亿人的饭碗,依赖有限耕地上的产出,良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种质资源不仅事关种业振兴全局,也事关农业增产增收乃至乡村振兴。没有种质资源做基础,再先进的育种技术和保障条件,也不能凭空育出新的品种。“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一句句朴素直白的农谚,都道出小小种子沉甸甸的分量。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近些年来,为了培育更多良种,无数育种工作者在田垄间挥汗如雨,在实验室埋头苦干。让人高兴地看到,自2021年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我国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项行动全面推进,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和阶段性进展。特别是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启动实施,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扎实推进。自主研发的两把基因编辑“剪刀”正加快产业化应用,生猪、奶牛等专用育种芯片具备国产化替代能力。初步培育出一批耐盐碱小麦品种和短生育期冬油菜品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6%,农作物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面积占95%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基本实现良种全覆盖。品种对单产的贡献率超过45%。同时,种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国家级种业基地布局优化,健全216个作物制种基地县、300个种畜禽场站、91个水产原良种场组成的良种繁育“国家队”,实现粮棉油糖、猪牛羊禽、鱼虾蟹贝基本覆盖,供种保障率由70%提升到75%以上。此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也达到新高度。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而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尤为重要。当前我国种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既要向科技要能力、潜力,在种源关键技术、生物育种等方面着力突破,不断培育资源投入品更少、生产性能更好,满足人们从吃饱吃好向更加营养健康转变的作物和畜禽新种源;又要向改革要动力、活力,围绕种业的短板卡点,践行新型举国体制,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和产业科技评价体系,优化任务组织模式,激发创新活力,减少资源力量分散化、碎片化,加速融合创新、协同攻关,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集中稀缺资源打攻坚战,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为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提供坚实支撑。
道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我们牢记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持续推进产学研齐发力,定能为更多良种装上“中国芯”,中国饭碗也必将端得更稳更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1月15日【丝路话语】技术创新政策扶持,中国汽车市场再创辉煌
- 2024年01月12日【丝路话语】低年级小学生期末“乐考”值得点赞
- 2024年01月12日【丝路话语】学生趴桌午休收费260元?“午休费”该寿终正寝了
- 2024年01月11日【丝路话语】让全班学生发毒誓,闹剧背后不只是师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