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未考上985高校遭家暴”背后是病态心理

 2023/11/29/ 14:49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冯海宁

  □ 冯海宁

  为加强全社会的未成年人保护意识,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最高人民法院11月27日以未成年人保护为专题发布2023年第二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其中一则案例提到,16岁女生因未考上985大学,遭到父亲家暴,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11月28日新华社)

  每年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最高法在25日发布第一批人民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两天后发布第二批典型案例,用意不言自明,即借助这个特殊的日子,以真实案例来表明司法机关对家庭暴力说“不”。可以说,每个案例都极具代表性、典型性,值得每个人认真浏览,汲取教训。

  比如16岁女生未考上985高校遭父亲家暴,这个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极端案例,不仅反映出家暴施暴者存在病态心理,同时也反映出受害者面对家暴时的无力。这对其他家长、未成年人、家庭成员都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从基本案情看,受害者吴某某(女)本就生活在破碎的家庭,在父母离婚后随其父亲吴某生活。按说吴某应理解女儿处境,理性看待女儿2022年第一次高考考取了一本非985高校。却因女儿未考上985高校而暴力待之。

  吴某所采取的种种手段令人错愕。无论是开学后一直不让女儿到学校上课,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还是将女儿头发剪乱,不让其吃饱饭,冬天让其洗冷水澡,不能与外界交流(包括奶奶),并威胁其不听话就不给户口簿、不协助高考报名等,即对女儿实施精神暴力,丧失了一个父亲的人性。

  虽说吴某要求女儿必须考取985高校出于一种“望女成凤”的心理,这是一种较常见的家长心理,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病态心理。其一,让孩子考取985高校不等于就拥有美好人生;其二,采取暴力方式错上加错,对孩子伤害更深;其三,暴力行为触犯《反家庭暴力法》。

  吴某粗暴、野蛮的行为,既没有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也没有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说到底,这是一种“愚蠢的良好本意”,其行为对女儿身心的伤害不容小觑。背后则是其心理的极度扭曲。

  令人欣慰的是,《反家庭暴力法》将精神暴力写入其中,其第二条定义家庭暴力时表述为“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这为有关各方开展调查取证,吴某某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提供了法律依据。

  其中,吴某某奶奶发现家暴行为后,在反复沟通无果情况下,向当地妇联寻求帮助,起到关键作用。由于很多家暴行为存在隐秘性,非家庭成员往往很难发现,受害者不能得到及时帮助。希望更多家庭成员像吴某某奶奶一样,以寻求有关部门帮助等方式加入反家暴的行列保护弱者。

  另外,相关法院依法作为值得肯定,在收到申请后6小时内便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一、禁止被申请人吴某对申请人吴某某实施家庭暴力;二、禁止被申请人吴某限制申请人吴某某人身自由、虐待申请人;三、禁止被申请人吴某剥夺申请人吴某某受教育的权利。切实保护了家暴受害者。

  要指出的是,16岁的吴某某在遭到父亲家暴时不懂得依法保护自己,令人遗憾。希望“父与子”们,都能从中汲取深刻教训。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