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德
近日,多地高校督促学生上课“坐前排”一事引发网友热议,话题#多地高校督促学生上课坐前排#登上热搜榜。(11月20日中国青年网)
据报道,全国多地高校近期开展了学风建设活动,部分高校着重强调了对学生上课不坐前排等现象的检查。例如,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学风检查,每日认真比对应到、实到课人数、前排就坐率、课本携带情况和课堂纪律;湖南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同学主动“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带着教材来、提出问题来”;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要求学生干部以身作则,上课提前10分钟到教室做好课前准备并主动坐前排……针对学生上课不坐前排等问题,有的高校单位还规定,学生多次犯规可能需要家长来校“陪读”。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明显是形式主义”“高校不如反思一下课程为什么不吸引人”“都是成年人了,没必要管这么多。”
笔者认为,网友们对高校督促学生坐前排的反应之所以如此强烈,是因为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首先,这种做法暴露出一些高校对于课程质量的忽视。如果课程内容能够吸引学生,那么学生自然会有坐在前排的动力。反之,如果课程内容乏味、缺乏互动,那么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即便被要求坐前排,也难以集中注意力。
其次,高校督促学生坐前排也反映出教育者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乏信心。高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要求学生坐前排,看似是督促学生认真听讲,实则可能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这一现象也反映出教育者对成年人的误解。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他们应该学会自己承担责任,包括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成年人需要的是引导而非强制,高校应该通过提高课程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采取这种强制性的措施。
事实上,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校课程设置是否符合时代需求,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如果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课堂产生疏离感,无论是否强制要求坐前排,都无法改变这一现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倘若一味强制要求学生坐前排,可能会限制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高校,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总之,高校督促学生坐前排的做法值得反思。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课程质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成年人的自主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划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11月21日【丝路话语】彻查“强迫换光猫”事件,“客户为本”不能说说而已
- 2023年11月21日【丝路话语】该叫停的不止是“安全教育平台打卡”
- 2023年11月18日【丝路话语】千年摩崖造像被“毁容”敲响野外文保警钟
- 2023年11月18日【丝路话语】助学金是贫困生发奋上进的“助推器”,而不是享受生活的“腐化剂”